江南时报讯 走进小岛,人们会发现不少精致靓丽的餐馆,大厅里热热闹闹、饭菜飘香,设置在后门的烟油设施也同样清爽有序。此番景象与先前“前脸光鲜,后场脏污”的餐饮店形象形成强烈反差。那么,这些餐饮单位“洁身出镜”的背后有什么秘诀呢?
精准迎战“泛滥之疾”
店堂灯火通明、香气扑鼻,店后污垢满目、臭味四溢...前后对比明显的“两副面孔”,就是大多数餐馆最真实的写照。餐饮单位周边的小区不堪其扰,随着气温的升高,油污垃圾臭气熏天、居民苦不堪言,百姓们“闹心”,城管也跟着“揪心”。
如何将这场民生“干戈”化解为暖心“玉帛”,如何让“烟火气”能吐出“文明味”,成为了城管工作的重中之重。4月6日,作为我市文明创建“净城靓街”专项整治内容之一,城区餐饮单位油烟设施及场地集中清理行动迅速启动,我局以网格为单位无死角摸排城区餐饮单位,一户一档建立清洗店面动态台账,定责定人完善巡查监督机制,共计182户油污染严重餐饮单位被列入首批整治任务清单。仅一周时间城管部门就为这场餐饮油污清洗“民生战”做好充足准备。
起早贪黑“快马加鞭”
“我们要保时保质,务必在14天内完成餐饮单位清洗行动”,市城管局副局长朱中宏于4月13日下达“命令”。次日,我局职能科室带领聘请的第三方服务公司,分成3组深入城区主次干道进行深度清洗。
深入现场,清洗队伍对油污严重程度感到震惊,有些油垢厚达20cm,可完全浸润一只成人手掌;有些污染范围较大,步砖地面上布满油渍;有些陈垢由黄变黑,已然无法看清墙面本色。油污的“脏污成灾”给清洗带来了很大挑战,为此,清洗队伍在人手上增加,由3组扩展至4组,由每组3人增至5人;在时间上延长,工作时间改为早上6:00—下午6:30,周末正常开工。仅用10天时间,清洗行动就以“超长待机”实现“超前完工”。
贴心清洗“亲商暖民”
尽管“脏污后门”影响四邻,然而不少商户从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考虑,往往选择“无视”。为了做好清污典型示范,由点带面推动餐饮油污整治,对首批重点整治单位,城管局组织专业队伍免费上门清洗,并尽量减少对餐饮经营的不利影响。清洗队伍自带专业清洁设备、清洗用水及发电机,对油污区域进行刀铲、烧碱浸泡、高压水枪冲刷等作业,每个门店均需花费2个多小时才能摆脱污垢重焕光彩。
清洗完成,清理工作却尚未结束。一方面,我局及时安排垃圾清运车辆,将所有垃圾分类清运;另一方面,执法队员进行现场普法,积极引导商户履行主体责任,主动解决自身环境污染问题。“谢谢你们,没有让我们出一分钱就解决了餐馆存在的脏污问题,非常感谢,也非常惭愧”,“我们夏天不会闻到异味了,城管同志好样的”...商户、百姓们的点赞纷至沓来。
短评:四方食事,不过人间一碗烟火。食客们对美食的竞相追逐,让餐饮业在大街小巷竞相发展。可许多不堪入目的“后门”环境,却严重影响了周边市民的生活,成为了城市文明的“败笔”。莫让“油污味”阻断了“烟火气”,餐饮业主既要精研菜品,更要定期清洗保洁,“内外兼修”实现美食与市民的双向奔赴,让热气腾腾的饱腹之所成为抚慰人心的乡土乡愁!
(郭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