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扬中市兴隆中心小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运用党领导人民抗击疫情这部实践教材,在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守护学生健康的基础上,为学生上好重要的“人生一课”。
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引导。学校成立预防疫情领导小组,条口分工明确、专人负责,保障了上文下达、下情上传的畅通、及时、准确。围绕疫情防控建立完善了师生个体、各班级、全校“点、线、面”结合的三级宣传网络,充分利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开展疫情通报工作,及时宣传、解读市防控指挥部和上级部门的防控政策和防护措施,要求“小绿娃”每天收看新闻联播,与家长一起关注疫情动态、熟悉防控措施。微信公众号推送“‘小绿娃’居家防疫系列指南”30余条,涵盖居家锻炼、亲子关系、心理疏导、网络学习等方面,帮助孩子科学合理地安排居家生活,保持健康。
构建生命教育课程体系。以校本课程为载体,以实践活动为突破口,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生命教育主题化系列化活动为推力,构建多元化、整合性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例如,“童眼看世界,数字在其中——探究防疫中的数学问题”活动,以“疫情趋势图”为蓝本,从统计与概率角度制作统计图、模型,反映疫情变化趋势,分析疫情扩散规模;以文抗疫,写一篇关于抗疫英雄的作文;以艺抗疫,创作“最美逆行者”“我心中的英雄”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在计算机上创作“武汉加油、中国必胜”的电子作品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孩子们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孩子们“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
落细落实心理健康辅导。学校制定了师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方案,建立特殊学生关爱档案,跟踪师生疫情期间居家生活和学习情况,关注师生思想变化。及时将本校及校外心理援助的方式方法,通过多渠道告知每一位学生及其家庭;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开设了“如何做好孩子在疫情期间的心理防护和身体锻炼”“疫情下,父母和孩子如何友好相处”等视频讲座,“点对面”地传递特殊时期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做好个人心理调适,培养理性平和的阳光心态;所有具备心理健康教育资质的教师定班定人,开展“一对一”的帮扶,给予有需要的学生和家长心理支持;建立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视频家访和谈心制度,做好关爱与服务。
坚持劳动技能训练。学校制定了《兴隆中心小学劳动教育手册》,分年级段明确了每学期劳动训练要点,并定期开展班级和校级技能竞赛。德育处发起了“关于疫情期间锻炼‘小绿娃’劳动技能的倡议”,建议学生居家期间学习训练洗衣物、钉纽扣、收书包、叠被子以及烧饭炒菜等劳动技能,制作小视频指导学生学习“七步洗手法”,开学后分年级进行过关考核,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劳动素养。
组织生态环保行动。作为国际生态学校,生态环保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年植树节,“小绿娃”们携手远在湖北十堰、荆州以及安徽黄山的同学,开展了“线上‘云’植树,防‘疫’添新绿”活动。孩子们隔空“云”上线,亲子齐上阵,用自己的行动纪念这个特别的植树节。学校还创新开展“环境教育云班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房间整理、居家环境整治等活动,争当美丽乡村建设的参与者和宣传者。此外,疫情期间,学校在线上开展了“地球一小时”活动、垃圾分类与废物回收再利用、了解世界各地粮食与食品安全等活动,组织了健康生活方式小课题研究,让学生在学习思考与实践中培育生态素养,逐步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含义。司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