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李怀常是阜宁县东沟镇人,小时患有小儿麻痹,却又在人到中年时遭遇一场车祸,右腿粉碎性骨折,这使他的人生更是雪上加霜。
“如果不是残联的及时相助,当时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了。”李怀常说。他在床上瘫痪了好几年,后经康复训练能借助拐杖下地行走。
阜宁县残联的同志得知他有养羊的技术信息后,主动上门为他提供资金支持。一开始,他只有十来只黑山羊羔,在他的精心饲养下,采用自繁殖的方式,基本稳定在年饲养量五十只左右,年收入增加六七万元。
李怀常自幼就有美术爱好,家里的山羊成了他的“模特”,他有时心血来潮会对着它们临摹,跃然纸上的山羊居然也栩栩如生。
几年前,阜宁大力开展传统非遗文化推广,他就在县残联支持下报名参加了地方非遗项目--面塑技艺培训,他拜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面塑技艺传承人为师,虚心求教,创作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后又在网上认识一位南京的高级面塑师,通过在线学习的方式,使自己的作品风格日趋显现。
阜宁县残联为鼓励残障人士发挥所长,实现人生价值,专门在东沟镇暖阳残疾人之家设立了工作室,为李怀常专心研究面塑技艺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走进他的工作室,展示架上摆满了他的各种面塑作品,题材有古代仕女图,神话人物,动物等,造型各异,逼真自然,手法灵巧,就像是信手拈来。
前不久,李怀常的面塑作品《孙悟空》还被选中参加在苏州举行的“2024长三角残健融合艺术交流展”,这是盐城市唯一参展的面塑作品。
人生有了成功,越发充满梦想。李怀常现在更忙碌了,每天除了照顾家里的几十只羊,坚持做两三个小时的面塑,又对书法、中医学产生了浓烈的兴趣。
工作室墙上,挂着他的一幅《登鹳雀楼》行书作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既是他书法艺术的展示,更像是他心灵的映照。
李怀常以前还有肠胃方面的疾病,长期睡眠困难。他就自己研究中医学,向老中医学习穴脉针灸推拿,根据药物原理,在老中医的指导下,给自己开药煎服,身体状况明显得到了改善。
李怀常说,人生可以有许多挫折,但梦不能丢,因为有梦,才会学而不厌,越活越有奔头。
(通讯员:陈冬平 苏迅 周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