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大美湿地、水城绿都。5月18日,“深耕长三角·逐梦新盐城”线上投资环境说明会暨第十三届海盐文化节成功举办,共有来自中国国内众多城市和韩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德国、捷克、布基纳法索、乍得等五大洲30多个国家、地区1200多家企业、机构组织以“网”为桥、相聚“云端”,畅叙友情、共谋发展。央视新闻+、交汇点新闻、今日头条、澎湃新闻、盐阜大众报、智慧盐城、“我的盐城”APP等7大平台同时直播,实时在线收看点击量达235万人次。
项目签约是本次活动的重头戏。签约仪式采用“线下+线上”“主场活动+分场活动”形式,累计签约项目202个,总投资872.7亿元。其中主场活动现场签约5G智慧储能、5G通讯设备、长三角(盐城)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半导体光刻机等16个项目,线上签约大丰区食品产业五大基地、集成电路生产等12个项目,投资总额342.8亿元;各地分场活动签约项目174个,总投资529.9亿元。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150项招商项目,计划总投资3410.6亿元。其中,汽车、新能源、电子信息、钢铁等工业项目90项;新基建及城市能级提升项目21项;现代服务业项目27项;农业项目12项。
盐城地处江苏省沿海中部,是长三角一体化中心区城市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去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702亿元,在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排第38位,在长三角中心区27个城市中排第13位。
“深耕长三角·逐梦新盐城”线上投资环境说明会暨第十三届海盐文化节集经贸洽谈、文化旅游、产业对接为一体,采用“主会场+分会场+视频连线+云签约+全球直播”的形式,包含网络推介、集中签约、新书发布等多个环节,通过国家、省、市各类互联网平台向全球合作伙伴、新老朋友进行同步直播。
“盐城,一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我们在这里等着您!”盐城市委书记戴源在开幕上向海内外朋友发出热情邀约,携手盐城,这里空间最广阔,只要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好项目,到盐城一定能选到适合的好地方、展翅的好舞台!携手盐城,这里服务最贴心,让企业满意、让企业家顺意是我们不变的追求,我们一定不辜负这份信任,倍加呵护公平优质的营商环境,不断以真情实意扩大盐城“朋友圈”。携手盐城,这里生活最宜人,欢迎各位朋友常来盐城,走一走、看一看,亲身体验“大美湿地、水城绿都”的神奇魅力,亲身感受盐城满满的热情。
活动现场,不仅重点推介盐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还专题推介了第二届中韩贸易投资博览会、韩风国际文化名城和未来科技城、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和盐城文化旅游资源。
此外,现场还举行长篇网络历史小说《范公堤》首发式。在即将迎来范公堤开挖1000年的前夕,盐城市文化、宣传部门联合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邀请著名作家姞文精心打造长篇网络历史小说《范公堤》,在还原历史、与先贤对话的同时,激活经典,融入时代;营造场景,记住乡愁,全力推介地方旅游。
除主会场活动外,今年的“5·18”还举行盐城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战略合作签约活动;盐城市人民政府与中建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活动等。各地组织相应分会场和专场活动,其中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产城融合专场推介会,全面展现经开区打造中韩(盐城)产业园产城融合核心区的厚实优势。大丰区组织分会场项目签约活动,“线上+线下”签约25个项目涉及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新材料、农产品加工等领域,举办“韩品荟”线上商城启动仪式。盐南高新区以“港科引航 智造不凡”为主题,举办港科大百万奖金创业大赛,着力培育智造新动能,引领产业新发展。
盐城经济社会情况
盐城历史悠久、生态优美,独具魅力的城市品牌形象不断彰显。2100多年的沧海桑田,不仅孕育了源远流长的海盐文化,还滋养了坚韧不拔的铁军精神,建有全面展示海盐文明的海盐博物馆和全国规模最大、资料最全的新四军纪念馆。盐城兼具海洋、湿地、森林三大生态系统,建有珍禽和麋鹿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成国家森林城市,拥有长三角最大的绿肺、最好的空气、最多的珍稀鸟类。去年,盐城黄海湿地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我国滨海湿地类遗产空白。当前,盐城正依托世界自然遗产,呼吁推进环黄海生态经济圈建设,加快把盐城的国际生态话语权转化为现实竞争力。
盐城区位独特、交通便捷,互联互通的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盐城位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多重国家战略的交汇地带,全市国土面积1.7万平方公里,拥有长三角地区最具潜力的后备土地资源。拥有盐城港大丰港区、滨海港区、射阳港区、响水港区和南洋国际机场5个一类对外开放口岸,高速公路里程396公里,市区建成“一环五射”90公里内环高架。去年底盐徐高铁建成通车,今年通往上海、南京方向的高铁开通运营,届时将全面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和长三角地区高速铁路网。
盐城产业厚实、开放包容,协同高效的城市创新体系加快建立。盐城具有较为完备的制造业体系,汽车、机械装备、纺织、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加速转型,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大数据等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3%,去年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盐城是江苏省最大的乘用车制造基地,现有东风悦达起亚等4家整车生产企业、152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累计产销突破560万辆。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列江苏省首位,新能源发电量占到全市用电量的46%。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已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合作关系,与8个国家13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是中韩产业园三个地方合作城市之一,开通江苏省唯一的至韩日全货机航线,今年4月获批设立盐城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开放合作提供了新平台。当前,盐城全面落实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规划和“一区三基地”建设行动方案,更大力度开放沿海、接轨上海,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中心区城市。聚焦汽车、新能源、电子信息和钢铁四大主导产业,推动全产业链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建设长三角北翼产业高地。
盐城配套完善、服务高效,共建共享的城市营商环境持续提升。盐城坚持系统性思维推动城市组团开发,形成全面改造城北、拓展提升城南、加快建设城东、整体开发城西、有机更新城中的城市发展方略,现代金融、商贸流通等现代服务业加速兴起,中心城区能级和首位度不断增强。盐城将今年作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年”,开展亲商重商、公平诚信、审批提效、作风整治等4个专项行动,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孙小勇 黄云鹰 摄影 王亚洲 郜野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