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沛县司法局通过“阵地+媒体”提升宣传渗透力、“干部+青少年”重点人群全覆盖、“网格+宣传”满足群众生活需求、“走访+讲座”助企业依法管理等开展民法典活动,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生活、走进群众心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是“阵地+媒体”提升宣传渗透力。充分发挥各类法治文化阵地的作用,对法治宣传板报、法治宣传橱窗、法治主题公园、法治文化游园、街区法治展馆、法治文化广场、法治一条街、法治书屋等充实民法典的宣传内容,做到定人定点负责,定期更换内容,大力宣传全社会学习贯彻民法典新举措和成效,使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耳闻目染接受民法典的教育。积极打造“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新媒体民法典宣传集群和矩阵,循环播放民法典宣传视频、投放民法典宣传公益广告等,促进普法由单向式传播向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传播转变,并结合实际案例以案释法,有效帮群众对民法典有更全面、准确的理解,促进群众学习民法典的热情和积极性,提升普法教育渗透力感染力。
二是“干部+青少年”重点人群全覆盖。紧紧抓牢领导干部带头学,将民法典学习宣传教育列入年度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重点普法目录和重点单位普法责任清单的共性任务。并将民法典纳入各级领导干部教育培训规划,通过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专题讲座、报告会学习等系统学习民法典的重点内容,深刻领会民法典内涵,使领导干部树立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法治理念,带头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组织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加强民法典的学习,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强民事司法工作,切实维护民法典权威,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开展青少年民法典学习活动。通过开展专题讲座、民法典知识竞赛、民法典诵读、模拟法庭等提升青少年学习兴趣,推进民法典走进青少年心里。
三是“网格+宣传”满足群众生活需求。组织律师、法律志愿者、网格员走进社区,走进网格,通过民法典宣讲、发放宣传单、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居民宣传民法典的内容,围绕居民群众日常遇到的法律问题,用现实生活中真实法律案例,以案释法,以法论事,深入浅出地给社区居民上法律课堂,告诉广大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要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切实增强了居民们的法律意识,提升了居民们的法律素养;组织镇区司法所工作人员、法律志愿者走进村组,通过法律咨询、发放宣传单向群众宣传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法典条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群众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全体社会成员必须遵守的规范,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四是“走访+讲座”助企业依法管理。组织企业法律顾问团成员,深入企业走访,进一步了解企业对法律服务的需求,针对需求利用法治讲座、以案释法、互动咨询等,宣传民法典相关基本要求,对民法典的重点等内容进行讲解,加深大家对民法典主要内容的理解。同时律师还围绕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涉及的法律风险防范以及合同签订时的注意事项,通过具体事例对企业负责人和职工进行法律法规宣传讲解。同时多渠道、全方位、多领域推动对企业民法典的法律知识培训工作,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让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学习到最新的法律知识,有利于企业和员工增强法治意识,提升法律素养,引导企业管理者和企业职工依法经营、依法管理,提高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
沛县司法局 李培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