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今年以来,县司法局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立足职能、真抓实干,充分发挥党建指导引领作用,与行政业务有机结合,助力司法行政工作改革创新发展,持续提升司法行政服务效能。
“党建+普法”。将法治宣传教育同主题党日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既进一步提高了党员身份意识,强化了“党建引领业务”能力,激发了党员干部“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热情,强化了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又紧贴司法行政法律惠民的工作实际和发挥司法行政工作贴近群众的鲜明特色和优势,有助于推动社区普及法律知识、帮助居民增强法律意识,形成学法、用法、知法、守法的法治氛围。
“党建+人民调解”。吸纳热心调解工作、群众威信高的老党员、老干部为基层人民调解员,着力壮大基层党员调解力量,将党建工作贯穿到人民调解工作始终。创新建立家事纠纷调解机制,建立了龙固镇中一社区家事调解室、朱寨镇闫集社区家事调解室、张寨镇张寨社区家事调解室,号召党员调解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打造人民调解“红色阵地”,让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有效化解。
“党建+公共法律服务”。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线上三大平台建设,建成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7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388个,吸纳党员律师入驻法律服务站、法润民生微信群,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建立“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律师党员在村规民约制定、矛盾纠纷化解、法律咨询等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党员律师组建专项法律服务团,深入全县开展农民工劳动合同普查与体检,普查签订劳动合同数量889份,提供法律咨询126人次,建立专项体检档案7份。
“党建+志愿活动”。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机关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开展慰问困难群众和困难社区矫正对象的帮扶活动,营造了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良好氛围,用真情和行动践行为民服务宗旨,搭建起了党员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沛县司法局 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