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淞泽社区自2009年成立以来,社区居民共同见证了社区的繁荣发展与舒适生活美好愿景的实现。近来,淞泽社区党委实施了一系列改造和建设项目,不仅提升了设施的实用性,更注重了空间的美观性和趣味性,体现了对居民需求的深入理解和细致关怀。
“乐活园地”焕发新鲜活力
近日,淞泽社区的居民共同见证了淞泽大舞台前那块运动健身器材场地的神奇翻新。这个曾经被岁月侵蚀、设施老化、地面斑驳坑洼的场地,经过精心改造,已经变身为一个全新的空间——“乐活园地”。
场地翻新工作并不简单。在施工前,社区党委通过红色管家志愿者的走访,了解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和意见,然后进行整理。之后,社区与专业施工队伍沟通并设计场地翻新方案。而后,淞泽社区请来工人,他们在场地上铺设混合了胶水的蓝色塑胶粒,用铲刀将这些颗粒压平,得到一块平整靓丽的塑胶地面。社区特意选择了安全可食用级别的塑胶材料,这种材料不仅防滑耐磨,还具备良好的缓冲作用,能够很好地保护老人和小孩的安全。最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场地上用塑胶颗粒巧妙地画上了四朵生动活泼的小花,使得整个场地充满了活力和趣味性。
如今,这个“乐活园地”已然成为老人和小孩们锻炼身体、嬉戏玩乐的新天地。在这里,他们可以自由地进行各种运动和健身活动,既锻炼了身体,也愉悦了心情。而那四朵小花,不仅为场地增添了色彩,也象征着这里的孩子们如同花儿一般,充满生机和活力。
这次场地翻新,不仅提升了设施的实用性,更注重了空间的美观性和趣味性,体现了社区对居民需求的深入理解和细致关怀。我们相信,“乐活园地”将继续为社区注入更多的活力,成为每个人心中的美好记忆。
议事廊与连心亭描绘同心家园
在网格员与红色管家志愿者的走访中,淞泽社区党委了解到,位于三区42幢和80幢附近的居民非常希望在两处的社区小广场上设立一个家门口的遮风避雨的休闲场所。为满足居民的这一需求,社区党委于2023年10月中旬邀请老党员及居民代表共同商讨,深入了解他们对这一休闲场所的需求和期望。
在随后的走访中,老党员王刘福对社区书记张健表示:“不只是我们喜欢在这里坐坐,有些晚上工作的网约车司机上午休息好了,下午也会在这里跟大家一起聊聊。”在改造过程中,居民不仅是观察者,更是参与者。他们不仅提出许多宝贵的建议,还主动参与到现场勘查、设计等各个环节中,为社区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居民的全程参与和共同努力下,新的长廊和亭子顺利落成。在取名环节,大家对“议事”“连心”的关键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社区将长廊命名为“议事廊”,将凉亭命名为“连心亭”。
淞泽社区通过与百姓连心、向百姓问需的方式,实现了社区发展建设与居民实际需求的紧密结合。这一举措不仅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居民的归属感,更真正做到了社区与居民“心连心”。在这个同心圆里,每个居民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共建幸福的“同心”家园。
“廉心走廊”诉说廉洁文化
2012年,淞泽社区党委在社区广场东侧精心打造了一条廉洁文化走廊。在炎炎夏日,走廊上覆盖的紫藤绿荫为居民们带来了丝丝清凉,而走廊内简朴的廉洁文化宣传图则如清风般洗涤着人们的心灵。
宣传内容定期更新,使居民得以了解社区党建工作的最新动态,同时宣传廉洁文化小常识。廉洁文化走廊的设立,营造了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显著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廉政意识、法律意识和自警意识。
次年3月3日,这条廉洁文化走廊有了它自己的名字——“廉心廊”。淞泽社区党委将廉心廊内容的更新纳入了社区的固定工作计划中,定期更新宣传内容,并结合各种节日契机,在廉心廊周边开展具有社区特色的廉洁文化宣传活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紫藤的根系过度发展,廉心廊附近的地面下沉,变得凹凸不平,存在安全风险。同时,廉心廊的主体部分也因日晒雨淋而逐渐老化。面对这些问题,社区党委采纳老党员的建议,结合特色文化项目对廉心廊进行更新和升级。
更新后的廉心廊焕然一新,除了继续开展廉洁文化宣传外,还增设了便民座椅和灯箱,为夜间活动的居民提供了照明。以“廉心廊”为载体,社区廉洁文化宣传迈入了新的篇章。
淞泽社区通过改造设施、关注居民需求和弘扬廉洁文化等举措,展现出新局与活力。在设施改造方面,社区实施了一系列项目,如“乐活园地”的翻新,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健身和娱乐场所。在关注居民需求方面,社区党委通过红色管家志愿者的走访,了解居民意见,并邀请居民代表共同商讨社区建设。在弘扬廉洁文化方面,社区打造了“廉心走廊”,定期更新宣传内容,提高了居民的廉政意识。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居民的归属感,更真正做到了社区与居民“心连心”。(徐煜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