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大便带血,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有的人认为这是小病,不值得大惊小怪,到药店买点药自行解决。有的人觉得病得不是地方,羞于给人说,认为也许忍一忍就会好的。殊不知,这样会延误治疗,给自己带来更大的痛苦,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近日,家住北桥61岁的吴先生(化名)因消化道肿瘤筛查(粪便检测)阳性,被通知到漕湖人民医院外科就诊。入院后,吴先生经过胃肠镜检查提示,距肛门5cm见一紫红色肿块,表面凸凹不平,顶端有糜烂,组织脆硬,触之易出血,约占肠腔全周,伴肠腔狭窄,肠镜尚可通过。取活检,病理回示:“直肠”中分化腺癌。据吴先生说,他在工地干活,长时间熬夜工作及饮食不规律。一年前感大便次数增多,每日达4-5次,偶有便血,大便不成形,呈糊状,表面有暗红色粘液或黑便,自以为“痔疮”或“胃肠炎”,至药店购买痔疮膏及消炎药,用药后好转。结合吴先生的实际情况,外科医护团队为吴先生施行了“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并行超低位保肛,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外科主任金铭亚介绍:在消化道肿瘤中,肠癌的发病率已仅次于胃癌,位居第二位。我国每年新发肠癌患者为13-16万人,死亡肠癌患者为6-9万人。早期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90%,而发生远处转移的晚期肠癌的5年相对生存率只有不到15%,可惜的是,大部分的肠癌患者因为没有这方面的筛查意识,又或者因涉及隐私部位而羞于检查、花费太多等造成拖延不治的情况。
金铭亚提醒大家,若发现大便有不成形,便血,大便表面有暗红色粘液,黑便,排便次数增加,大便变细等情况出现,要高度警惕消化道肿瘤可能,及时就医。高危人群40岁开始进行肠镜筛查,正常情况下每隔五年做一次,有息肉的话最好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
“今年4月漕湖人民医院启动了消化道早癌筛查工作,截至目前共免费检查肠镜72例,胃镜78例,粪便基因检查600例,其中四例阳性患者在医院进行了手术治疗,目前均得到了良好的诊治。”漕湖人民医院院长徐文新表示,医院消化内镜室引进了奥林巴斯HQ290电子内镜,该内镜对早期食道癌、胃癌、肠癌等消化道病变具有相当诊断价值。此外,医院常年聘请上海、苏州等著名三甲医院消化内科专家坐诊。姚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