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社情民意联系日”已过四轮,苏州姑苏区苏锦街道始终坚持把“群众没有不满意”作为工作目标,倾听民情民意“入耳、入脑、入心”,用心用力用情解决群众烦心事,持续为群众幸福保驾护航。
广开言路察民情
雨天积水终解决
“社情民意联系日”是居民反映问题的第一渠道,但不能是唯一渠道。
近期苏锦二社区居民胡师傅通过社区门口的“红韵百宝箱”留言,反映雨天积水问题:“一到汛期、梅雨季,苏锦二社区的东门和北门就会有积水的问题,老年人走路一不小心就容易滑倒。”
苏锦二社区是老小区,地面低洼、积水倒灌等问题在梅雨季层出不穷。为了不让雨水倒灌,每年都会有专业的工作人员用机器进行抽水,但这也是“治标不治本”。接到胡师傅留言后,社区和物业立即出手,经过讨论协商,没两天就在东门口召集工作人员,凿开地面,排入水管,进行修复。
除了在社区门口设立“红韵百宝箱”,24小时不间断收集社情民意,苏锦街道还不断拓宽纳言渠道,针对腿脚不便的居民,推出“云上接待”模式,通过视频通话的方式架起一条沟通“暖心线”;依托移动巴士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将活动“开进”小区的露天广场,营造“排排坐、话家常”的轻松氛围,持续提高活动知晓度、覆盖面。
红色支部显担当
电梯安全有保障
“电梯安全有了保障,我们老百姓这日子过得才舒坦啊。”
锦华星光苑小区是一个新建的安置小区,居民大多数都是原本金星金光村的农民,年龄结构偏大,从前他们上楼都是走楼梯,如今正在慢慢习惯以电梯作为上楼方式。
“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中有居民反映,锦华星光苑小区时有电梯安全隐患,经常有事故发生,人心惶惶。面对居民们的担忧、害怕,社区党总支依托红色管家行动支部,党员干部组织居民代表、物业一起协商,物业表示会对电梯加强监管,定期进行维保,如遇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另一方面,街道、市场监管局党员干部走进社区,对电梯安全进行宣传,解除居民后顾之忧,引导居民规范、文明、安全使用电梯。
难点问题常跟进
“笃定”晴空重又现
新天地家园北社区3楼屋顶的黑瓦一直摇摇欲坠,下方是电瓶车车棚,旁边几步就是健身小公园,平日里来往居民络绎不绝。经过实地勘察,发现破瓦的位置比较“刁钻”,从3楼屋顶爬过去没有着力点,从1楼架梯子又够不着,物业也无能为力。社区只能一遍遍提醒过往居民:快速通过或绕道而行,注意安全。可事情悬而未决,大家始终无法安心。
借助“社情民意联系日”的契机,社区网格长提出了这件“烦心事”,街道领导高度重视,将其列入“社情民意24事”督办清单,明确具体的责任局办、时间节点以及督办内容,积极协调。不到一月,吊顶车开进新北小区,破损的屋顶被青黛色的鱼鳞瓦砌密压实。居民头顶上的安全阴影消散了,大家都可以安心地迈着笃定的步子走向小公园,赏赏初冬里清澈的蓝天了。
看到自己反映的问题一个个得到落实解决,居民们对参加“社情民意联系日”的热情愈发高涨,“确实问题解决了,那我们就相信了嘛。”上周日,苏锦街道13个社区共计收到98条问题及建议,29个当场得到解决,其他问题也已经分类汇总整理好,为民服务,即刻出发。
责任立心,担当立行,一件件民生小事里折射的是街道的形象和担当。在往后的工作里,苏锦街道会继续秉承把琐事做好、把小事做精、把细事做亮的理念,把为民服务做到居民的心坎里,用行动和成效去赢得居民实实在在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