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对照“社情民意联系日”问题清单,苏州平江新城(苏锦街道)调动各方力量,迅速行动,针对群众关心的“一丝一缕”问题,分析难点,着力突破,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
小游园破损地胶板“大换脸”
社区居民连声赞
“这片场地铺得真好,看着就舒心呐。”家住苏锦街道汇翠花园的张大爷很是高兴,连连称赞。原来,汇翠花园小游园内原本破损的地胶板进行了“大换脸”。
汇翠花园原有公共健身区于2016年投入使用,多年来,日晒雨淋,地面铺设的地胶板已经出现老化破损,而且地面上残留大量黑色颗粒,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社情民意联系日”上收到居民反馈后,姑苏区苏锦街道第三网格就联合苏锦街道汇翠社区协调多方资源,结合社区“逢四说事”协商议事工作机制,在广泛听取居民建议的基础上,及时对小游园地胶板进行了更换。
巧设隔离桩破解违停难题
“路面先锋”行动显实效
“现在人车总算各行其道了,走路时不用再左躲右闪了,更不用担心突然窜上道板的汽车了。”近日,姑苏区苏锦街道居民反馈,其在“社情民意联系日”上反映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
苏锦街道辖区内的总官堂路、江宙路沿线车流量大,机动车违停占道现象屡禁不止。此次街道城市管理局牵头,发挥“路面先锋”行动支部力量,多次实地勘察,并结合实际,在天裕人家一区、天裕人家二区、天裕人家三区出入口处两侧道板上设置隔离桩,保证出入车辆和行人有序畅通通行,也使违停失去滋生土壤。路过的居民看到崭新的禁停隔离柱,纷纷竖起大拇指。
社区为老人加装“神器”
开启24小时全方位守护
“请带好钥匙,关好房门,出门时关好水电煤气。”12月2日,家住华恒家园的秦老伯早上出门时,刚刚装好的提醒器自动发出了提示语音。“有了它,出门都放心多了!”67岁的秦老伯开心地对社区工作人员说。
作为老旧拆迁小区,锦华社区老年人占到辖区人口总数的38.4%。“社情民意联系日”上,有老人苦恼地表示,自己年事已高,容易忘事,如果只是钥匙忘在家里还好,有时煤气灶上还在煮东西,转头就出了门,万一出了事,后果不堪设想。
苏锦街道锦华社区针对老年人这一需求,集思广益,决定采购一批出门安全提醒“神器”,并安排“忆初心”行动支部的党员志愿者上门为老人安装。这款出门安全提醒器仅有巴掌大小,灵敏度高,老人只要打开屋门准备出门,提醒器就通过红外线感应自动发出提示音,提醒老人带好钥匙,关好房门,出门时关好水电煤气等等。除此之外,提醒器夜间还可以成为防盗“报警器”,为独居、空巢老人开启24小时全方位的守护。
“义剪”送上门
为老党员实现“微心愿”
“天这么冷,你们特地上门来,辛苦啦!”近日,姑苏区苏锦街道新天地家园北社区志愿者来到老党员王正初家中,为老人免费理发。“最近天气愈发寒冷,老党员不愿给我们添麻烦,头发长了也不肯说,于是我们‘先斩后奏’,直接上门帮他们实现‘微心愿’。”年轻的理发师志愿者笑着说。
一直以来,新北社区有这么一帮老党员,平日里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疫情期间踊跃捐款支持社区防控,听说辖区老人吃饭不便,主动捐赠饭盒,但他们自己碰到困难了,却从不主动提及。“社情民意联系日”上,有居民提出应该做点什么来帮助这些可敬可爱的老同志,于是“义剪”小分队应运而生,志愿者们上门为老党员们理发,在寒冷的冬日传递了温情。
接下来,苏锦街道将继续以“社情民意联系日”为抓手,持续落实“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深入实际、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愿所盼,重点解决群众反映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让群众得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