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近日,苏州市姑苏区吴门桥街道南环第三社区妇联、团支部组织青少年开展了主题为“少年思辨课——把坏事情变成好事情”为主题的暑托班假日活动。通过共同学习、小组讨论、反馈分享等方式,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不钻牛角尖。学会责任心与担当的团队合作精神。家长们纷纷表示,社区的活动很用心,让孩子们学会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客观地看待所面临的问题,面对坏事情不钻牛角尖,面对好事情也能从容担当。
7月21日下午,闻优优、王子琪等13名小朋友在社区的组织下来到南环少儿绘本馆参加《孩子必学的15节逻辑思维课》之联想思维。在老师的引导下玩起了“好消息坏消息”的游戏。老师首先请一个孩子说出一件开心的事。老师向孩子们征求:“吃了5个冰淇淋,很开心”是个好消息,那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坏消息呢?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肚子疼,要看医生。”接下来的好消息是什么呢?一个孩子调皮地说“肚子不疼了,又可以吃冰淇淋了”。在座的孩子们开心地笑起来。通过小游戏让孩子们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发现事情发展的逻辑关系和对待事情看法的多种角度。
接下来,大家一起观看了动画故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老师告诉大家,塞翁失马的故事告诉我们,虽然丢失了马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反之亦然。在遇到任何事情时,一定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
随后组织孩子们进行小组讨论。此次社区学习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采用“人人为师,人人为生”项目制团队学习模式。组内进行了角色分工,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了“反馈员”“计时员”“聚焦员”等,让小组讨论更加有序、每个人都拥有充足的表达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习知识,也向身边的小伙伴学习。在小组讨论中,大家畅所欲言,列举了很多身边发生的例子。共同讨论如何将坏事情变成好事情的办法。有的小朋友表示:考试取得了好成绩是好事,但是“飘飘然”后成绩又退步了又变成了坏事。
接下来,老师又为孩子们播放了《刻舟求剑》和《掩耳盗铃》等成语故事。让孩子们了解事情的发展是多变的,要善于用骰子视角、动态视角和现实视角来面对。在孩子们小组讨论后的反馈时间,孩子们总结道:生活中遇到了坏事情、磨难、挫折不要气馁,要积极乐观地去面对,努力实践改变事物的发展方向,让坏事情变成好事情。如果遇到好事情,也要戒骄戒躁、低调面对,才能让好的事情一直向好的方向发展下去。
肖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