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苏州市相城区第二人民医院党总支坚持学用结合,以学促干,心系群众为民排忧解难,在多为群众办实事上下功夫。近日,该院协同信息安全工程师开发了一款医院安全管理系统APP——“医安云”。该系统的成功上线,解决了医院人员流动十分频繁的安全隐患问题,实现了医院安全管理核心内容的重大突破,填补了省内及国内医院安全管理智能化的空白。他们以实际行动和暖心服务为医院职工及广大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工作和就诊环境。
据该院副院长沈金华介绍,医院科室众多、人流密集,尤其是老年患者、行动不便的患者居多,加上医院建筑结构复杂,水、电、气管网密集,导致医院存在很多安全风险的盲点。由于医院缺少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所以安全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他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作为一名党员,如何强化党员的责任担当,及时消除医院的安全隐患,为民解忧,开发一套专门针对医院安全管理的数字化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实现科学高效的安全管理。于是他向党组织汇报了他的想法,很快得到了组织的支持。
经过医院中层干部与十多位资深安全专家和信息化工程师反复论证,“医安云”项目的可行性得到了一致认可。随后,安全专家和信息化工程师开始深入一线调研,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前后花了近四个月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医安云”系统的一期开发,并成功上线。
如今,在相城区第二人民医院综合保障科的墙上的显示屏中,实时跳动着全院安全检查、隐患排查、隐患整改及安全培训人次等数据;楼宇模型图上,还不停闪动着待整改的红色预警气泡图,提醒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及时对安全隐患进行整改。有了信息化系统的助力,目前该院每天完成各项安全工作达3000次左右,经平台完成各类安全培训近2000人次。
沈金华表示,数字化助力医院织密安全之网,整个“医安云”系统等于给医院的安全管理植入了“全职数字化安全工程师”“专职数字化安全生产监督员”和“全数字化安全培训师”,医院三级安全检查实现了数字化的推进。全闭环管理,也使医院安全管理工作真正实现了全院动员、全员参与的良性循环。
实时监测、实时提醒,确保安全管理一丝不苟、不留死角,彻底改变了以往医院安全管理中检查难到位、监管难落实、隐患难发现、整改不及时等一系列痛点和难点。以前安全生产检查任务需要每天手工记录,一次检查至少半个小时,检查也会有疏漏,现在医院的安全管理工作宛如插上了一双信息化的“翅膀”,不仅几分钟就能搞定,而且工作流程也更规范。
据悉,“医安云”一期设计了安全检查、安全隐患、安全培训、消防安全、危化品等8大模块,二期还将进一步开发智能报表、信息安全、AR检查、积分管理、安全质控、外包商管理等功能。该APP的落地使用,将进一步助力医院安全管理工作实现质的飞跃,为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其实,该款APP并非该院开发的第一款医疗管理类的“黑科技”产品,在去年疫情期间,为做好核酸检测工作,该院信息科就合作开发了核酸检测预约登记系统,大大提高了核酸登记的速度,杜绝了核酸检测人员登记的错误。在恢复疫苗接种后,为保障疫苗接种安全,该院又第一时间研发了专门针对疫苗接种人群的小程序——免疫接种健康申报系统,该系统还拿到了“相城区十大职工金点子”这一荣誉。
医院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其医疗服务正常供给的重要保障,相城区第二人民医院针对所面对的安全风险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强化党建引领并通过安全文化以及考评机制的建设保障管理措施的落实,促进了医院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文良 沈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