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科学家盛赞昆山工研院改革发展“成绩单”
2021-07-11 12:52: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孟正中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7月10日下午,在位于昆山高新区的创投商务酒店,第五届昆山创业周特色专场·工研院改革发展成果汇报现场,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贾马尔·迪恩,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第一副院长、院士谢尔盖·奇日科不远万里发来视频祝福,预祝昆山工业技术研究院成为产业发展的“智囊团”、成果转化的“策源地”、新兴产业的“强磁场”,期待构建更加开放、融合、创新、卓越的人才科创“朋友圈”。

  当天,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松林,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副校长余艾冰,昆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丽艳等出席活动。

  昆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丽艳现场致辞表示,2008年昆山秉承创业、创新、创优精神,借鉴台湾地区经验,在全省率先设立工业技术研究院,借此成功引进了一批顶尖人才、打造了一批创新平台、攻克了一批核心技术、加速了一批成果转化,带动形成了百亿级生物医药产业、千亿级光电显示产业,为产业发展插上了科技腾飞的翅膀。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按照“怎么有利怎么改”的原则,积极推进工研院改革发展,创新了“企业+事业”运营模式,明确了四大发展任务,建立了首席科学家制度,为产业技术攻关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悉,2020年,昆山市委市政府启动工研院体制机制改革,成立工研院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和理事会,完成“事业+企业”体制机制调整,实现公益性和市场化结合。作为昆山科技创新核心平台,昆山工研院以产业链布置创新链,构建技术攻关、科技招商、科技金融、区镇协同等创新发展体系,形成“1院+N基地+X产学研创新载体”的创新格局,为成果转化、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服务支撑,推动昆山产业发展再攀新高。

  活动中,昆山杜克大学国际科技合作与创新中心、长三角集成电路协同创新中心(昆山)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战略合作平台等项目签约,旨在通过开放平台,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持续引进一批建链补链强链项目,打造新兴产业的增长极。王恩哥院士工业废气(VOCs)治理应用技术产业化项目、欧阳明高院士新能源动力电池安全测试设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陈亚珠院士超声软组织切割止血系统项目、王耀南院士手术机器人项目签约,院士项目计划投资超2亿元,预计年产值可达10亿元。工研院通过“引进一名领军人才、组建一支创新团队、孵化一个科技项目、带动一个新兴产业”的链式路径,积极打造新兴产业的“强磁场”。

  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工研院联合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共建一批联合研发中心。当天,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新型显示技术研究院(筹)、IGBT检测研究院、夸克工业控制与物联网研究院合作成立,攻关项目总合作金额达2.05亿元。与此同时,上海星期日工程师昆山协同创新中心、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昆山驿站、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东部中心)昆山实训基地、昆山人才科创(波士顿)联络中心、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昆山)创新中心、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昆山)创新中心揭牌,通过打造各类创新平台,畅通技术服务渠道、链接更多科技创新资源。

  继去年挂牌成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以来,工研院主动作为,积极参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路演中心联合体建设。在当天的正式揭牌仪式后,工研院将通过整合创新资源、集成创新要素,推动建设区域创新共同体。

  活动现场,举行了上海技术交易所离沪首单交割仪式,并发布工研院科技金融品牌——鹿芽及昆山市天使投资服务平台,启动工研院“金融伙伴计划”。活动还聘请王恩哥院士为首席科学家,聘请庄松林院士、余艾冰院士为首席专家。

  (孟正中)

标签:昆山;院士;研究院
责编:钱海盈 陆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