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为积极应对老龄化,今年以来,姑苏区平江街道按下智慧养老“加速键”——通过“智能居家养老”服务、“智慧养老”平台、手机小程序等,打通线上线下服务环节;打造“智慧体验馆”、推出“智能老博会”将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相结合,第一时间把养老服务输送至辖区老人手中;同时,定期开展“送智能进古巷”活动,让老人晚年生活更从容。
今年以来,梅巷社区打造“有声梅巷”文化浸润式体验馆。“有声梅巷”的第一堂课,就是教老年人如何录制音频,并上传到喜马拉雅等专业App上。红色录播厅开放以来,陆续有周边社区、街道的老年人前来录制音频。既有退伍老兵录制革命故事,也有老党员结合党史录制心得,还有草根文艺团队朗诵红色诗词……一段段铿锵有力的音频传递着正能量,也让老人们乐享智慧生活,让他们感到老有所用、老有所乐。在这里,老人不仅可以录制音频寓教于乐,还可以走进“有声图书馆”,与三块电子墙“互动”,以画面加声音的形式,身临其境地感受苏州传统文化。
当下,许多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但原有的家庭设施已经无法满足他们新的生活需求。为此,平江街道定期开办“智能老博会”,老博会上,各种“适老化”智能设备可供选择:“智能药箱”能够协助老人配药、提醒吃药,避免吃错药、忘吃药等情况发生;“智能床垫”可以监测使用者的生命体征、睡眠信息并上传至App端,让子女不再担心;“智能餐具”可以根据手的力度自动伸缩,方便手部不利索的老人吃饭;“台式放大镜”在普通阅读灯功能之外,增加了放大镜功能,非常适合老年人和弱视人群……将一整套“智能居家养老”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
“今年,我们还将在平江古巷打造‘适老化’街区。这里独居老人比较多,房屋老化情况严重,更需要这些智能化设备。我们将定期开展‘送智能进古巷’活动,积极探索顺应社会发展和古城养老需求的养老服务新模式,让老人身体健健康康有尊严,生活舒舒服服有品质。”平江街道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许玲说道。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