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嘀嘀嘀……”伴随着一声清脆的提示音,电脑监控上新增了一条电瓶车进入楼道的记录,负责“431”巡查的工作人员立即着手处理。这是苏州工业园区娄葑街道葑塘社区在218个楼道安装监控系统后,实时监控楼道安全情况的常态一幕。
从被动投诉到主动发现 高清探头来帮忙
安装监控之前,社区主要依靠人力管理电瓶车乱停乱放,但即使安排多名工作人员轮流巡查,社区还是会接到各类有关电瓶车乱停的投诉。乱停违停的现象既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又影响了居民的正常出行,这种情况下,社区常常处于一种被动状态,管理既费时又费力。
为保证小区居民的安全,有效遏制电瓶车进入楼道现象的发生,社区党总支在充分调研社区情况,倾听居民意见后,在小区所有楼道内安装高清探头,然后与电脑端连接,工作人员就可以实时查看楼道停放电瓶车情况。当有电瓶车进入楼道时,电脑上就会清楚记录电瓶车进入楼道的时间、幢数,工作人员接收到需要处理的信息后,可以直接到所在楼道进行处理,将违停电瓶车移出楼道,保证居民安全。
“高科技+铁脚板” 助力管理更高效
在楼道安装的218个监控探头,既保证了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又提高了社区管理的工作效率。自3月初投入使用以来,电脑里已经记录了近500条违规停放电瓶车的信息,均在当天依靠“铁脚板”处理完成。
巡查人员孙惠明表示,收到违停提示后,社区会尽快处理,所有违停处理都在当天完成。巡查人员每天会根据收到的违停提示,到楼道里查看并将违停电瓶车移出楼道,对多次违停的车辆,上锁后拖至社区,车辆所有者到社区签署承诺书后,才能将车领走。
楼道监控探头除了能及时反馈违停信息,还带有语音提示功能,也会提醒居民不要将电瓶车停放在楼道内。
高科技的监控系统,配合巡查人员的原始“铁脚板”,让居民逐渐养成将电瓶车停放在车库及指定区域的习惯,社区对电瓶车违停的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闫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