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人保女将杨海玲的爱民情怀——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江苏泗洪人保财险原副经理杨海玲
2021-04-20 15:55:00  来源:江南时报  
1
听新闻

  (四)扶贫女书记更像村里的“女汉子”,村民们感动了

  火热的夏季到了,万物迎来了疯长的季节。

  雪二村的排排大棚,像银色的海洋一般,在夏风的轻抚下发出令人愉悦的窸窣声。大棚里,青菜清透水灵,辣椒青红相间,这片热土一派生机勃勃。

  是的,这是脱贫攻坚战斗正酣的雪二村最繁忙的季节,有了销售能人,村民们的生产积极性更高了。

  经历“西红柿危机”之后,杨海玲迅速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在村民们看来,杨海玲的到来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保险保障之门,是贴心的党组织派来的“扶贫引路人”。

  人保的杨海玲和邮政的王达海在第一次合作成功之后,迅速进行了磋商,决定将这个机制深化下去,两家公司也给予了全力支持。

  2016年9月,杨海玲牵头与邮政公司合作,助推雪二村蔬菜入驻“洪邮生鲜邮乐农品网”,并开办“绿邮优网络体验中心”。这个体验中心,一边对接客户体验,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功能是农产品外发中转站,接下来的时间里,农产品将被直接运输到这里,然后穿梭的邮车将免费把它们的带到销售目的地,范围由近及远,最远到达了北京和重庆等地。

  除此之外,这个实体产生的近十万元的经济效益也将归到村里,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

  此后,杨海玲通过自己的保险网络,迅速加入了多个可能的销售渠道,并通过各种形式向爱心人士发出购买请求,不断刷新雪二村蔬菜销售的新边界。

  “得到的大部分是积极的回应,但也有不认可的,甚至会讲一些很难听的话,比如有的群主会说‘我们的群不允许铜臭味’,然后不由分说,把我一脚踢出群去。”

  “是的,要做成脱贫攻坚这样的历史性任务,身处其中的我们必须也要有大一点的气量。我们可以满怀感恩地获取别人的帮助,但不能把社会各界的帮助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毕竟,他们并没有法定义务为贫困村的人们去做什么,也没有义务一定要听我们说什么,他们的态度,只能说明我们的表达方式出现了问题,或者是我们错表了对象。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在我们可能的渠道里推送信息,刷新到更多积极的回应,胜不骄傲,败不气馁。”

  “每次我受到了委屈,产生懈怠情绪的时候,就会想起乡亲们期待的眼神和开心的笑容,就会一下子释然了。”

  在杨海玲的雪二村扶贫路上,萝卜是一个刻骨铭心的存在,爱恨交加。

  西红柿危机之后,杨海玲向省公司汇报工作,以支部共建的形式获得了一批优质的青萝卜种子。让她没想到的是,自己的第二次危机和雪二村的第二次集中增收,也由此拉开了帷幕。

  2017年初春,一场“萝卜危机”来了。

  这批萝卜种子很快获得了大丰收,成手扶拖拉机的萝卜被运到了“绿邮优”中转中心,因为数量太多,短时间里足足堆了半个屋子高。

  看着越来越多的萝卜,杨海玲心里也开始“打鼓”了——怎么卖呢?几万斤呢!

  最开始,杨海玲每天下班回县城,都会小批量地带回去兜售,但是量大的时候,势单力薄的她和小小的电动车就难以负荷了。

  杨海玲开始琢磨身边的资源,通过人保乡里网点的车辆,一些每天要回县城干部的车辆,把村民的萝卜打包好带回县城。到了县城,再把萝卜集中在某一地点,方便大部分人自取,细心的杨海玲还把购买清单发到群里,方便大家按清单领取。当有些萝卜没有办法在网点被领取的时候,杨海玲下班回到县城,会自己骑车挨家挨户的送萝卜。

  萝卜还在源源不断地上市,要清洗分类还要装箱,杨海玲一边和店员们分装萝卜,一边盘算着更宽阔的销路。“那段时间啊,做梦都是萝卜。一次在外吃顿小吃把老板说服了,一下就订购几百斤。”回忆当年情形时,杨海玲这样说道。

  杨海玲穷尽了自己的所有手段,用各种形式对萝卜进行了策划包装,希望能更加全面地展现这批萝卜的优点,包装方案穷尽了她的每一个脑细胞。如在邮乐网就自编广告语:四河萝卜青又青,人保扶贫暖人心,党员送来金种子,奉献社会一片情。

  朋友圈的求助信息,首先得到了育才学校的支持,校长被杨海玲的精神感动了,为了支持她的工作,一口气订购了几百箱,折合几千斤。紧接着人保、邮政的群里也积极响应,当地法院、各银行的食堂也纷纷订购 。一个远在南通的企业家闻讯后,立即订购了3000多斤,快递运到南通。

  然而,第一批的订购高潮结束之后,看着剩下的几万斤萝卜,杨海玲再度陷入了焦虑。

  为了尽快将萝卜尽快刷出来,确保品相,她长时间坚持在现场刷萝卜,身上、鞋子上全都是泥水,鞋子长时间浸泡着泥水都开口了,只能用胶带绑着。一有人来,她觉得不太好意思,都是斜着跨步和人握手,走路像一条线——尽量将另外一只破掉的鞋藏在身后,以免尴尬。

  就在这当口,偏偏来了一个重要人物——当时的宿迁市邮政公司党委书记张新华来了,晚上出差,他是途经这里,听说现场有一个邮政联建的扶贫实体特意进来看看的。

  一进来,迎面就看到了灯火通明的店里,正埋着头分拣萝卜的杨海玲,手上还沾满泥土。

  当知道眼前的这位是扶贫的第一书记之后,张新华真的感动了,他在现场做了明确要求——发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想全部可想的办法,支持这里的萝卜销售!

  局面一下子就打开了,市区两级的邮政食堂发来订单、全系统的邮政职工发来订单、宿迁晚报社发来订单,县电信公司发来订单……时间不长,堆积如小山的萝卜,就这么脱销了!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6年,人保与邮政助农公益累计帮雪二村销售蔬菜达15万斤以上。

  这位城里的国企公司管理干部,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农村风霜的洗礼,已经彻底和原来的城市女强人形象告别了,现在的杨海玲,更像是一个质朴村民,皮肤黑黝黝,干起农活来不输村民,饿的时候,农家的冷面饼子抓起来也能啃好几个。

  (五)扶贫,只有培育和树立自己的品牌,才能走得更远

  保险人对市场普遍比较敏感,杨海玲对农村农产还有城市的消费端进行过仔细琢磨,她发现农产品的生产会有明显的边际效应——在市场经济时代,在买方市场时代,生产端闭着眼睛的努力,有时候甚至会忙得凶,穷得快。

  杨海玲深知,对于雪二村这种成熟的种植区来说,扶智和扶技关键在改变农民的这个层面的认知,起点是种植。

  2017年,杨海玲等人带领雪二村30多名种植户和低收入农户,前往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学习种植技术,到寿光市宏伟种业有限公司考察西红柿、圣女果的种植、育苗、抗病技术。

  回到雪二村之后,村民们开始按照计划落实起来,62岁的村民张贤志就是种植计划的第一批响应者。

  由于妻子去世早,家里孩子多,2016年张贤志被定为建档立卡低收入户。“要致富,得找出路。”张贤志说了自己种植葡萄的想法,加上杨海玲这个第一书记的支持,2018年,他租了8个大棚开始种植葡萄。

  以往的蔬菜销售,主要方向是村口的马路和附近的一个市场,种出来简单卖出去难,销售端常常阻塞生产端。

  此外,杨海玲心中还有担忧:山东寿光的种植技术是肯定要学的,但不能一头学到底——寿光人走的是体量模式,对接的是成熟市场,有些甚至是点对点通道,并且两地距离太近,同质竞争的话,寿光稍微一点降维打击,都会给起步阶段的雪二村带来巨大损失。

  杨海玲想到的方式是:第一,这种新投入的产能绝对不能一哄而上,要有细致的计划,最好是“一户一品”,慢慢提炼品牌,找对路子,再复制成功的模式,提速发展。

  技术上要有取舍,不能一口吞:比如,山东寿光的黄瓜通过技术控制,能达到长短粗细标准化,但杨海玲在操作中发现,在雪二村现有的农产消费端,这类产品其实不具备太大优势,所以,她决定劝导种植户放弃标准化种植,用新技术走老路子,种植“老味道绿色蔬果”。

  劝说并没有太明显的效果——村民们认为,城里来的第一书记不会种地,怎么种地没有发言权,甚至有人说杨海玲瞎指挥。

  强扭不成,杨海玲决定改用市场手段调节。

  她将每个订单的产品情况、销售情况、最大特点,市场反应,甚至包括市场反应的细节,一一明确告知所有种植户,并放出消息,根据市场的最新反馈信息,下一阶段,她将要重点扶持某个种植户。

  听市场的赚钱,不听市场的白忙,这种“风向指标”的效果是很明显的:农户张士军一年打理2个大棚黄瓜,收获季每天可收获400斤左右,每斤1.5元,销售顺利甚至供不应求。在杨海玲的建议个帮助下,他又承包了4个大棚种植高产羊角酥,生长期4个月,每天产量400斤左右,每斤2元左右,每天收入800元。

  2016年,雪二村脱贫10户37人,2017年脱贫11户44人。

  致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村民们顿时激情澎湃起来。他们很快意识到,自己必须要听市场的要求,因为那个直接连着自己的钱袋子。

  大家有了学习欲望之后,在杨海玲的安排下,富裕起来的张士军也毫无保留地将种植的秘密告诉了前来取经的毛美林等低保种植户,包括“黄瓜大棚温度要低于10摄氏度”这种他的以前从不外传的秘密。

  在杨海玲“市场先导、消费端为王”的逻辑指引下,村民们开始了新的种植模式,高效对应市场端,汤乐勤圣女果、吴善春贝贝南瓜、汤乐亮羊角酥、张士军青瓤黄瓜等,“一户一品”的种植模式在雪二村逐渐成型。

  尽管对这位第一书记的市场能力充满了崇拜感,但还是有很多老农依然有个疑问:这个城里来的女经理,真能比我更懂地里的事儿?

  杨海玲在种植技术领域的建议,比如喷洒叶面肥等,依然不受普遍的重视,为了彻底打破僵局,杨海玲决定在村里来一次“南门立木”——索性就和老农民们拼一拼种地的技巧。

  2018年,杨海玲自己在村里承包了3亩地,创收归村集体,开始“高调”地种植青萝卜,通过农业科技公司技术指导,喷洒叶面肥,科学田间管理,结果亩产高达5千斤以上。

  2019年,人保省分公司在杨海玲的建议下,邀请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蔬菜种植专家到村里进行技术指导,并赠送优质青萝卜种子南春白5号给3户低收入户种植,在技术专家的全程指导下,青萝卜当年亩产高达6千多斤。

  这不只是杨海玲个人的两次胜利,还是雪二村科学种田的两次胜利,为杨海玲的种植技术推广一举扫清了障碍。

  在科学种植、保持绿色、不失个性的基础上,杨海玲开始有意识地引导种植户发展家庭农场,打造自己的品牌,拥有品牌意识。比如,鼓励畅销产品配备自己个性化的包装袋,推广自己的产品标识,讲出自己的故事,说出自己的优点,当品牌开始能给种植户带来一些直接收益的时候,也会引导和约束种植行为,惜羽如金的结果就是产品日益高质,良币胜劣币,未来可持续。

  不到3年时间,雪二村旧貌换新颜。新建了面积约400 平方的蔬菜服务基地,包括农技服务中心和蔬菜保鲜库,产品链条开始延伸并有了一些抗风险能力,前来批发蔬菜的车辆络绎不绝,蔬菜销往全国各地。

  2018年底,村集体收入达到27万元,成功摘掉“贫困帽”,2019年底,雪二村完成了整村脱贫任务,村集体收入超过71万元。

  (六)“狗不咬”是杨海玲给自己定的“硬指标”,一份份精准的乡村策划应运而生

  一线摸爬滚打数年,经历无数扶贫硬战,现在的杨海玲已经成了一名高水准的农村题材策划人。

  脚上沾满乡间泥巴,笔下才有万千深情。

  杨海玲拥有爱学习的头脑,更有一双勤奋的脚板,她给自己定的硬指标——“狗不咬”。要想狗不咬,就得每天呆在村里,只要是没有其他任务,杨海玲不在田间地头,就在农户家里。

  第二天的采访,整整一天,我们跟随海玲大姐的脚步,串乡走镇,挨村走访,进户畅谈。

  过沟跨坎,杨海玲走得飞快。

  我们喊:“您走慢一点,万一有狗窜出来咬了您!”

  杨海玲:“不会,这一带的狗都认识我呢,你们跟紧我就行。”

  一切策划的基础,都是对各个低收入户家庭的一次次家访。只有走近他们,融入他们,带着感情,倾听他们的故事,把情感和他们连通,才能包装好这些基础材料并顺利推送出去,获得外部资源的扶助。

  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建档立卡低收入户陈强战,就是杨海玲挨户寻访发现的。

  “第一次来他家,整个家毫无生气,但我发现这个家的男主人有点不寻常,他就像电影里的科学怪人一样,整个家里到处都是正在组装中的电子设备。”杨海玲说。

  40多岁的陈强战对主动上门的第一书记心生感激,这个少言寡语、自我封闭多年的贫困农民,向杨海玲打开了心扉。

  陈强战少年家贫,初中毕业就辍学了,他身上有两个很明显的特点,看起来很与众不同。第一个是他对自己当年的家贫辍学耿耿于怀,他知道知识的重要性,多年来,尽管家徒四壁,依然砸锅卖铁地供3个孩子上学,在这一方面倾尽全力,为此他放弃了很多的机会,这是一大致贫因素。

  第二个是陈强战还是一个拥有发明专利证书的技术人员。陈强战辍学后,一边务农,一边自学成才,甚至为了孝顺年迈的老母亲而亲手试验,发明了一种暖脚器,并申请了专利。

  “这是个‘香酒’,只是藏得太深了,推送出去就能解决他的问题了。”

  第一书记杨海玲,心里开始盘算这个建档立卡户的宣传工作,她意识到了陈强战事迹的新闻价值,就写了一篇文章推荐到县宣传部,随后引发了媒体圈的连锁反应。

  帮扶帮核心,杨海玲同时决定在孩子的学习上提供帮助。她首先为陈强战的大女儿募集了一些衣物和助学款,让孩子可以安心学习。

  杨海玲还发现,陈强战四年级的儿子,痴迷编程,也是一个潜在的科技少年,她就和当地的小学沟通,给孩子提供了一些定向帮助,帮助孩子发展兴趣。

  2021年2月5日,北京软实力教育研究院来捐款,陈强战的2个孩子都被选中。之后不久,陈强战的故事被选录进了学习强国平台,当地的一个“梦想小屋”计划也第一批关注了他家。大女儿陈若凡去年以优异的成绩被扬州大学化工系录取,不仅获得了“扶贫100”一次性资助2000元,还顺利申请了助学贷款。

  如今,陈强战妻子被推荐到瑶沟乡农业产业园工作,家庭人均年收入9000多元,陈强战则跃跃欲试,钻研高频软开关电源充电技术,打算利用专业再度创业,一家人正在奔向富裕的路上稳步向前。

  陈强战的故事,只是个缩影。

  如今的杨海玲,已经是一个多面手了,拍照、美图、创意、策划、制作新媒体产品、媒体推广、电商分配、执行文案、货物配送等,一身可兼无数个角色,十八般扶贫功夫,样样都不含糊。

  作为一个第一书记,杨海玲还有一个本领,那就是像个“八爪鱼”一样,通过各种各样可能的渠道,同时抓取多种扶助资源,尤其是当地最为稀缺的科技资源。

  背靠省公司党小组共建的灵活形式,杨海玲实现了众多资源的邀约:南京农业大学的园艺系蔬菜种植专家几次来到了地头,共谋蔬菜种植;江苏银保监局第二党支部和省分公司第十二党支部的党建爱心复合肥,也一次次运到了地头。

  这些高层次的资源,尤其是高层次的技术资源,对于百废初兴的雪二村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技术是实现产业跨越的最大障碍。

  2019年,当地农户在种植中发现了一个咄咄怪事,那就是丰收几年之后,西红柿地怎么也长不好了,传统的施肥犁地丝毫没有效果,所有努力全都泥牛入海。

  抓破头皮的问题,被途径现场的、省公司党小组共建计划邀约的南农大技术专家一眼看穿——土地的pH值出现了问题。

  原来,经过单品种连续种植,土地的pH值出现了严重偏差,但这些问题土壤封闭在大棚内,长期得不到雨水的冲刷,偏差越来越严重。

  大家这才豁然开朗,纷纷打开大棚,让泥土经受雨水冲刷。一个党小组活动,解决了一大批农民的困扰,避免了大量的减产和农产品品质降低。

  村民张志贤种植葡萄多年,当时有4个大棚,每个大棚产3000斤,单价8元,一切都很顺利,葡萄产量和产值以及销路都没有问题。

  然而,在村级层面的“没有问题”并不代表就真的没有问题:杨海玲通过省公司邀约的农科院农业专家发现,村里种植的很多葡萄种类都已经明显落后,口味和产量都是,如果不及时置换,中长期必然面临市场淘汰和产品竞争力降低的问题,这是另外一个层面对农业生产的理解,但站在村民的高度很难及时发现。

  杨海玲懂得这个提醒的重要性,她立即和种植户们沟通、解释。好在这个时候的她,在农业生产领域已经有了发言权,最终种植户根据她的建议,及时调整了新品种,补种了“阳光玫瑰”等新品种。记者采访的时候,新品种的置换已经基本完成,正在发挥作用。     作者:曹炳贵、于志兵

标签:农户;农产品销售;蔬菜基地
责编: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