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近年来,苏州市相城区司法局充分发挥职能,聚焦重点领域人群,深入开展法律服务,助力消费者维权。
一是“点”上法律体检,守牢防控重点。完善“大数据+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定期开展分析研判,及时排查重点领域和地区的消费矛盾。针对近几年消费纠纷多样性、散发性的特征,如因餐饮、生鲜食品退货、二手车买卖、汽车维修、宾馆预订、美容美发等引发矛盾纠纷较多的情况,组织网格调解员集中深入本地商超开展排查。针对本区家具销售企业集中的情况,发挥家具城“法律诊所”作用,突出“法律体检”作用,帮助企业排查生产销售、合同管理、广告宣传等环节的消费纠纷隐患,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
二是“线”上定制普法,延伸宣传触角。通过“相城司法行政”微博和“相城普法”微信公众号、“法润民生”微信群等加强消费风险提示,对虚标价格、“黄牛”等类型风险以及退换货政策、平台责任等维权法律依据进行宣传,引导消费者树立依法维权意识。其中,漕湖司法所专门制作了消费维权微视频,通过区内多个微信平台、社区大屏等进行展播。
三是“面”上拓展服务,畅通维权渠道。依托12348热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组织律师线上线下值班“坐诊”,形成“实体+网络”的立体消费维权阵地。创新“24小时法超市”,实现法律服务不打烊。依托非诉讼平台将消费类纠纷引入调解渠道化解,发挥多方联动优势,助力消费者维权。章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