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法宝”赋能思政课堂 2020“苏州师说”圆满收官
2020-12-17 09:41: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高媛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让苏州“三大法宝”精神赋能中小学思政课堂。12月16日,2020“苏州师说”之融媒思政季活动总决赛,经过三个多月线上线下比赛后圆满收官。

  为进一步激励和引导广大青年教师“思想再解放、开放再出发、目标再攀高”,争做“四有”好老师,勇当推动苏州“四个更好”教育发展的热血尖兵,“苏州师说”之融媒思政季活动于9月10日上线启动,吸引了全市600多位老师的积极参与。选手们经受了融媒思政的考验,先后通过了短视频海选、主题微课和实地采风演讲三轮激烈的比拼,最后12位老师站到决赛舞台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参赛选手实地采风体验了凝聚苏州奋斗精神的“三大法宝”,用身边故事讲好思政课。决赛现场,大家结合采风的切身感悟,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和收获,用一组组翔实的数据、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诠释了“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和“园区经验”带给人们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力量。

  “建村50年来,永联村从苏南最小最穷的一个村,成为中国农村发展的显著标杆,这就是张家港精神的生动体现。”演讲中,来自吴江山湖花园小学的李逸皓时而娓娓道来,时而慷慨激昂。他告诉学生们,你们的父母背井离乡来到苏州,卖力地工作,为你提供更好的教育、更好的生活,这,就是一种拼!而你们,更要拼!

  从苏州排名最末的“小六子”,发展到全国百强县市之首,昆山是如何做到的?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学校的参赛选手王希宇,以三组数字分享了“昆山之路”的秘诀。她感慨地说,昆山之路是闯出来的,人生之路又何尝不是?她经常以昆山精神勉励自己,更以此激励学生:敢闯敢试,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比国内首批开发区“晚出生”10年的工业园区,能够后来居上,靠的就是“借鉴、创新、圆融、共赢”的“园区经验”。来自吴江中学的梁英姿以走基地采风的经历谈起,从定居园区创业园区的外籍人士,到扎根园区的外企,园区如同一颗磁力巨大的磁石,将越来越多的目光吸引过来,也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人才愿意与园区共同成长。

  经过激烈的比拼,来自吴江中学的梁英姿、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学校的王希宇、吴江山湖花园小学的李逸皓,分别获得2020“苏州师说”前三甲,夏肖等12位老师获得“新锐演说家”称号,宋笛等18位老师获“新锐演说达人”称号,汤涵怡等20位老师获得“最具网络人气奖”称号,王希宇等10人的微课获评“优质思政微课”,金城等10人的教案获得“优质思政教案”。

  自2018年以来,“苏州师说”之融媒思政季活动已连续举办了三届。今年主办方创新将思政教育与市情教育结合,让苏州奋斗故事和“三大法宝”精神财富赋能中小学思政课堂,同时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办好苏州“四个更好”的教育选树了一批优秀的思政教师,打造了一支新时代思政教师队伍。(高媛)

标签:苏州;思政;园区
责编:杨春源 王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