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杂谈诗词创作(二十四):唐宋人依据什么来写词?
2020-12-16 10:23: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钟振振  
1
听新闻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刊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唐宋人依据什么来写词?

  唐宋时期(包括金代)的作家,可以分为两种:精通音乐、音律的,不大懂音乐、音律的。

  唐宋时期(包括金代),词乐盛行,词主要是当时流行、流传歌曲的歌词。因此,精通音乐、音律的作家写词,是所谓“倚声填词”,即根据不同的词的音乐曲调来写词,很注重歌词与音乐曲调的配合。也就是说,考虑的不仅是词意和词的文学性,还要考虑唱起来是不是好听。

  北宋后期,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精通音乐、音律的李清照,论词时说过,词“别是一家”,与诗是有区别的:

  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诗文讲究的是“平仄”,词讲究的不是“平仄”,而是“音律”“声律”。

  “五音”是什么?是古代音乐学中的“宫商角(音绝)徵羽”,即现代音乐学所说的五声音阶中的五个完全音,简谱的1、2、3、5、6。如加上两个半音,“变徵”(4)和“变宫”(7),即成为七声音阶。

  “五声”是什么?是“唇齿喉舌鼻”,即不同的发音部位。

  “六律”是什么?主要指古代音乐学中的六个阳律:黄钟、太簇(音促)、姑洗(音冼)、蕤宾、夷则、亡(音无)射。如果再加上六个阴律: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读去声)钟。共为十二律,即古乐中的十二调。在一个八度音程中,五个完全音“宫商角(音绝)徵羽”(12356),可再分成十个半音;加上原有的两个半音“变徵”(4)“变宫”(7),共十二个半音。古乐中的这十二律,已经很接近现代音乐学中的“十二平均律”了。但古乐中的这十二律,精确计算还不够“平均”,只能说是“十二不平均律”。

  “清浊轻重”是什么?“清”是“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音,如普通话语音中的p、t、k、f、s等。“浊”是“浊音”,发音时声带振动的音,如普通话语音中的b、d、g、z等。“轻”“重”则分别指发音的弱与强。

  李清照所说的作词要讲究五音、五声、六律、清浊轻重等理论,在南宋末又一位精通音乐、音律的词人张炎那里,也得到了印证。张炎有一部词学理论批评著作《词源》,那里边记载,他的父亲张枢精通音律,每作一词,必先请歌手歌唱,稍有不合音律之处,随即改正。他曾作《瑞鹤仙》词:

  卷帘人睡起。放燕子归来,商量春事。芳菲又无几。减风光、都在卖花声里。吟边眼底。被嫩绿、移红换紫。甚等闲、半委东风,半委小桥流水。〇还是。苔痕湔(音尖)雨,竹影留云,做晴犹未。繁华迤逦。西湖上、多少歌吹。粉蝶儿、扑定花心不去,闲了寻香两翅。那知人、一点新愁,寸心万里。

  这首词唱起来,字声都合音律,只有“粉蝶儿扑定花心不去”一句中,“扑”字稍有不合,于是改为“粉蝶儿守定花心不去”,就合音律了。“扑”“守”二字都是仄声,为什么要改?可见歌词讲的不是或不仅是平仄,而是音律。

  张炎《词源》还记载,张枢又作《惜花春起早》词,中有“锁窗深”一句,唱起来感觉“深”字不合音律;改为“锁窗幽”,还是不合音律;最后改为“锁窗明”,唱起来才合音律。“深”“幽”“明”三字都是平声,为什么要改?仍然可见歌词讲的不是或不仅是平仄,而是音律。

  讲究“音律”和“声律”完美配合,歌唱起来才好听。李清照论词时又说,北宋作家中,只有柳永、晏几道、黄庭坚、秦观、贺铸等才是懂音乐、音律的。(她没有提周邦彦,或许当时周邦彦还未成名。)而晏殊、欧阳修、苏轼等,虽然学问很大,却不大懂音乐,因此他们作的词,不过是句子长长短短不整齐的诗罢了,并不合音律。王安石、曾巩等,虽然古文写得好,但读他们写的词,人们会笑得前仰后合。她在批评晏殊、欧阳修、苏轼等作家之后,才发表“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等观点的,这就等于告诉我们,晏殊、欧阳修、苏轼等作家是用写诗文的方法来作词的,讲的不是“音律”,而是“平仄”。而他们都属于不大懂音乐、音律的作家。

  我为什么讲这个问题?就是要论证:唐宋时期(包括金代),词乐盛行时期,精通音乐、音律的作家,作词讲的是音律。而不大精通音乐、音律的作家,才只讲平仄。至于元明清一直到现当代,词乐失传,人们无法回到唐宋词的原生态,无法再讲音律,也就只能把词当作一种讲究格律的诗歌文体来写作了。同是作词,“此词”非“彼词”,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标签:音律;音乐;平仄
责编:杨春源 王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