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杂谈诗词创作(二十七):我们今天写词用什么韵(续完)
2020-12-16 09:58: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钟振振  
1
听新闻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刊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我们今天写词用什么韵(续完)

  因讨论《词林正韵》,顺便说一说已故毛泽东主席《西江月·井冈山》词的用韵: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〇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所押之韵,“闻”“遁”等字,《词林正韵》收在第六部;而“重”“动”“隆”等字,则收在第一部;“城”字,更收在第十一部,三部不能通押。据此,有人认为毛主席这首词押韵错误,是不懂词律。而有人为毛主席辩护说,毛主席并非不懂词律,他是有意摆脱词律的束缚,不以文害意。

  其实,批评者与辩护者都不明白,毛主席这首词,押的是他的家乡湖南话的音韵,符合宋人填词押韵可用方音的先例。湖南话的语音,“闻”念wen,“重”念cen,“动”念den,“城”念cen,“隆”念nen,“遁”念den,用湖南话的语音来念这首词,押韵完全是正确的、和谐的。

  如果说,林外在宋词里只是小作家,可以忽略不计;毛主席是现代人,不好用来作证。那么,下面我们就举宋词里第一流的大作家的作品为例,来论证《词林正韵》的过失。

  例如周邦彦,他在北宋曾任国家最高音乐机关大晟乐府长官,是举世公认的宋词格律派大家,谁敢说他不精通音乐,不精通音律?然而他所作的《品令》梅花词:

  夜阑人静。月痕寄、梅梢疏影。帘外曲角栏干近。旧携手处,花发雾寒成阵。〇应是不禁愁与恨。纵相逢难问。黛眉曾把春衫印。后期无定。断肠香销尽。

  所押之韵,“静”“影”“定”等字,《词林正韵》收在第十一部;而“近”“阵”“恨”“问”“印”“尽”等字,则收在第六部,两部不能通押。

  又如姜夔,南宋格律派的大家,既能创作乐曲又能创作歌词,号称与辛弃疾、吴文英分鼎南宋词坛三足,谁敢说他不精通音乐,不精通音律?然而他的词,代表作之一的《长亭怨慢》: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〇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算空有并刀,难翦离愁千缕。

  所押之韵,“絮”“户”“许”“树”“暮”“数”“付”“主”“缕”等字,《词林正韵》收在第四部;而“此”字,则收在第三部,两部不能通押。

  又如张炎,南宋末年著名的格律派词人,其人与姜夔并称“姜张”,其词集《山中白云》与姜夔《白石道人歌曲》并称“双白”,所著《词源》对词的音律有深入探讨,谁敢说他不精通音乐,不精通音律?然而他所作的《忆旧游·大都长春宫即旧之太极宫也》一词:

  看方壶拥翠,太极垂光,积雪初晴。阊阖开黄道,正绿章封事,飞上层青。古台半压琪树,引袖拂寒星。见玉冷闲坡,金明邃宇,人住深清。〇幽寻。自来去,对华表千年,天籁无声。别有长生路,看花开花落,何处无春。露台深锁丹气,隔水唤青禽。尚记得归时,鹤衣散影都是云。

  所押之韵,“晴”“青”“星”“清”“声”等字,《词林正韵》收在第十一部;而“寻”“春”“云”等字,则收在第六部;“禽”字,更收在第十三部,三部不能通押。

  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也只好点到为止,不能放开细细说了。试想,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宋词已经成了经典,是我们今天填词的范本,而周邦彦、姜夔、张炎等又是最精通音律,最讲究格律的宋词大家,如果他们活到今天,写词来参加各种以《词林正韵》为用韵标准的大赛,恐怕连“格律审查关”都过不了,第一轮便淘汰出局,更甭说入围、获奖了。这难道还不荒唐吗?难道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标签:押之韵;音律;毛主席
责编:杨春源 王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