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苏州是大陆台资企业最密集、吸纳台资最多、台资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近年来,苏州一直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不断顺应台胞们到苏州发展的需求,积极推动措施实施,致力于打造出台湾同胞的创业高地、生活乐土、精神家园、圆梦天堂。
“专属嘉年华”
激发青年创新创业能量
彭宣璟选择在苏州创业是因为父亲。2001年,他的父亲彭双浪赴大陆打造友达苏州厂。2003年,还在读大学的彭宣璟来苏州探望父亲,苏州深厚的文化底蕴给彭宣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5年10月,彭宣璟在苏州的项目正式启动,他瞄准了轻奢型旅宿。彭宣璟说:“苏州的文化底蕴特别深,我想以旅店为‘展馆’,用策展的方式把苏州呈现给客人。”为此,彭宣璟在旅店的内饰上加入了众多苏州元素,传统的金砖、版画、木制家具与简约的现代设计相得益彰。
作为苏州姑苏区台青会会长,吴文智很关注台湾青年在苏州的创业情况。他坦承,疫情确实影响了一些台湾人来大陆发展的意愿,但在姑苏区台青会,90%的台湾青年都回来了,大家依然十分看好苏州的发展。他说,台湾青年来大陆创业需要一个平台激发他们创业创新的能量,而“苏州海峡两岸就业创业嘉年华”正是这样一个平台。
12月12日,第十九届中国苏州电子信息博览会闭幕,本届电博会吸引参展企业280家,总展览面积1.8万平方米,其中台资企业参展面积占比38%。其间,2020苏州海峡两岸就业创业嘉年华成功举办。作为嘉年华的重要一环,“创客大赛”的举办开拓了两岸青年创新创业思路,促进创业项目交流,帮助项目优化商业模式,发掘和培养了更多优秀的项目。
“惠台55条”
营造“两岸一家亲”新理念
2002年,吴文智被派驻到大陆。2014年,吴文智晋升为奶爸后,萌生了自己做月子餐的想法,起名“好孕道”。“好孕道主要是倡导月子的科学膳食。”吴文智说,为了适应产妇们的不同口味,他准备了9类18套、总计920道不同口味的菜,全部根据产妇身体指数来精准配制。随着公众接受度的增加和口碑的积累,他又开始进军儿童辅食和老人餐领域,苏州当地一些儿童医院的住院餐已完全由他负责。
“我成了苏州市首批拿到台湾居民居住证的台胞,种种便利让我倍感温暖。过去出差只能住涉外酒店,现在台胞也能随便住快捷酒店,能省下一笔差旅费了。去年一大批台湾青年集体办了信用卡。”吴文智说。转眼间,吴文智来大陆已经工作创业近20年了,他亲眼目睹了从探亲到经商、从原来的一代台商到现代的二代传承的发展历程。
吴文智感受到苏州的温暖,得益于苏州出台的各项惠台政策,其中“惠台55条”是最暖心的政策之一。2018年10月12日,苏州发布《关于促进苏州与台湾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惠台55条”),进一步完善、细化各项政策措施,为台企、台胞在苏州生活发展排忧解难。苏州“惠台55条”中的第43条明确指出:鼓励台湾青年来苏州就业创业,同等享受市级出台的各类创业项目扶持、融资支持、科技创新、市场开拓、生产经营场所优惠、住房租金补贴等政策。
“台青基地”
打造专属创业基地
近年来,苏州开展了一系列有温度的对台服务工作。苏州金鸡湖台青创业园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诞生的。苏州金鸡湖台青创业园位于国家级示范区——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产业园,载体面积共计约2858平方米,是专门为在苏州的台湾青年打造的创业孵化基地及两岸科技文化交流中心。项目分为创业孵化区、加速区、服务中心、展示区、路演大厅等功能区,不仅能提供工作、会议、路演、展示等办公服务,还可提供创业咨询、商业辅导、投融资对接等专业创业孵化服务。台青园产业定位以园区倡导的新兴科技产业为主,广泛吸纳人工智能、芯片研发、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健康医疗等新兴科技产业。目前入驻的企业涵盖半导体、物流仓储、健康医疗、在线教育、工业物联管理等产业。项目自2019年4月开园以来,累计入驻企业30多家,创造就业岗位100余个。
金鸡湖台青创业园不仅是台湾青年的专属创业基地,更是两岸在科技、文化、商贸、人才、教育等方面的互通桥梁。台青园已与台湾科技大学、东吴大学、中原大学、实践大学、铭传大学、静宜大学等多所高校以及台湾青年联合会、1111人力银行等机构建立联系,以台青园为窗口,为台湾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岗位,同时也可以帮助大陆学生赴台湾学习实习。
高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