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作为江南吴文化发源地之一,常熟拥有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近年来,常熟市充分挖掘虞山历史法治文化,传承南方夫子弦歌之治,构建“景、城、人、文”四位一体的新型法治文化空间。
以景为媒,常熟打造法治文化旅游新体验。围绕虞山沿线的法治文化街景、历史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法治人物,常熟将言子旧宅、虞山法治之旅、翁同龢纪念馆、方塔廉政文化公园、常熟法治文化街、历史法治文化街、税收普法教育基地串点成线,在休憩驿站、骑行驿站、旅人驿站充实法治元素,将法治文化与生态环境、旅游国创相结合,打造法治文化旅游新体验。
以城为基,依托常熟市65万块“普法e家”数字门牌,延伸开展智慧法律服务平台,打造网上“云”游馆、“云”学校、“云”服务,开展e键便民法律信息精准推送、e站利企免罚清单即时查询、e家行动家庭普法。利用“福地虞山”“虞山旅游度假区”微信公众号、“法润民生”微信群等载体,即时传播街道特色法治文化。
以人为本,集聚多元主体,常熟积极参与“虞歌畅晚”“南苏院创客小集”等各类集中展示活动,推动法治文化与文创产业融合,将文创爱好者纳入法治文创人才队伍,推动法治文化产品研发、制作、传播市场化。
以文为魂,依托虞山画派、虞山印派、虞山诗派等历史传承,打造法治文化产品。常熟汇聚镇域内文创产业集聚优势,设立“和庐”文化和“南苏院”法治文创基地。在“和庐”文化法治文创基地,开设书画创作实践活动,研发包袋、扇子、茶杯等兼具实用性和文化价值的文创产品;在“南苏院”法治文创基地,借助其创客联盟优势,开展手绘团扇、香包等手作活动,举办书画、茶艺、雕刻等学习研讨沙龙,开发红木雕刻书签、挂件、摆件等文创产品。邹亮 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