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6月5日,《黄河青山——汤南南个展》在寒山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是艺术家汤南南在寒山的首次大型个展。展览通过汤南南独特的创作视角,探究自然、人与历史之间的关系。本次展览展期为2020年6月5日至8月23日,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10:00-18:00,展览票价40元。
本次展览由苏州高新文旅集团出品,寒山美术馆主办。此次展览《黄河青山》题目借自历史学家黄仁宇的同名回忆录。“黄河-青山”在明,“血脉-青史”在暗,明暗错综。汤南南试图以艺术擅长的意象去因应与维护这一厚重宏大的主题,用独特的、跳跃的创作视角,探讨关于“回归”的命题。
“这三个月,我创作的影像作品超出过去8年的总和。”汤南南说,“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人感到困惑,我想用自己的作品唤起人们一些不同于都市的生活想象,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学会健康地生活。”
此次展览的作品大部分是一种自由、写意的随笔式创作,作者面对城市中的繁忙压力,产生了创作冲动。伴随着汤南南在路上的创作,这种由心而发的创作方式,便更加注重在大自然的原生态中寻求生命张力,这种表现力,在此次寒山四个展厅展出的汤南南作品中体现得更加明显。
近年来,汤南南热衷于自然现场即兴创作,通过旅途中人与物的持续遭遇,探测人的基本情感和精神尺度,反思中国古典思想面对当代生活的可能性。
此次展览包含15件影像、4件动画、9件摄影、11件绘画、1件装置、1件声音、109件手稿,艺术家通过当代水墨、综合装置、影像纪摄、多屏录像等等多种艺术方式的融通互鉴,为每一件作品赋以多元的表达与阐述。
这些作品尽管艺术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最终都用最简练的手法将天、地、人三者之间和谐共生的宇宙规律呈现在观众面前。这一点,从汤南南将此次展览命名为《黄河青山》也能解读一二。无论是在玛曲创作的《鸿烈》《无渡河》,还是在闽南创作的《卧鱼》《江青月》,背景始终呈现大自然的原生之美,令人观后归于平静,并深思人与自然的因果关系。
这恰恰是作者创作的巧妙之处,在把观众思绪引向对“自然之道”沉思的同时,又不着痕迹地将其拉回到对人的关注,并呈现出不同环境下的生命力。这无疑是一种乐观向上的表达,即在人和自然的互动中宣告人人向往“纯净的空气、明媚的阳光、生机勃勃的色彩、淳朴的人情和简单豪迈的生活”的内心独白。这正是目前疫情下人们亟需的精神安慰。
从首次展览至今,寒山美术馆始终在寻求东方美学、哲学在艺术中的互动交融,探索现代技术与传统艺观的链接关系。此次展览,是疫情之下,寒山美术馆的首次展览,经历这段时间的沉寂,寒山试图通过艺术家作品,去发现当代生活焦虑的缘由。而选择环保日当天开幕,也是希望透过回归原本生活与自然的立意,侧面实现环保倡议的艺术推广。
作为一家公益性艺术机构,寒山美术馆坚持提倡交流、互动与多样性,强调作品柔韧性与大众之间的连接,带来人文的观照、美学的感知和创新的灵感,以及看待世界的全新方式。
(高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