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这个城市因为有无数劳动者的辛勤奋斗,而变得美丽而富有生机。于是,一场“晒晒你的劳动工具”线上征集活动正在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开展。从一支笔到一把推子,从一把榔头到一台电脑……活动征集到了各式各样的劳动工具,无一不反映着劳动者们艰苦奋斗的故事。
本次活动征集到的工具和故事以线上展示的方式呈现出来,让青少年观摩学习,向所有为城市建设出过力的劳动者们献上最真诚的敬意。
一把推子 陪伴多年爱心理发之路
杜福兴是金色里程社区的“红人”。每周四,他都会背着一个旧旧的理发工具箱,前往藕巷新村老年活动室,给年纪大或行动不便的居民免费理发。箱子里放着剪刀、推子等工具,这些工具风雨无阻地陪伴了他整整六年爱心理发之路。
前段时间,由于疫情原因,杜福兴的便民理发服务只能暂停。可他也没闲着,主动参加了给医护人员理发的志愿者活动,义务给医护人员理发。“要剪掉多少,有什么要求?”了解需求后,杜福兴从理发工具箱里掏出剪子、推子等工具,轮番上阵,手法娴熟地打理起来。剪完之后,他还和医护人员反复确认是否满意。
“看到这个征集活动,我第一个就想到了杜福兴,这种默默奉献的精神应该有更多人看到,更多人学习。”社工郑旭给出了推荐的理由。
榔头扳手 风雨里调整铁路上每一个道岔
灰扑扑的工作服,粗糙干裂的手指,黝黑沧桑的皮肤,这是铁路信号工朱一鸣的真实写照。对他而言,一箱子的工具都是他的宝贝。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那个榔头和那把扳手。“榔头检查宏观密贴,扳手则用于调整。”朱一鸣说。
风雨里,烈日下,铁路安全太重要,需要铁路人夜以继日地守在工作岗位上。披星戴月,枕着火车的轰鸣声入眠,一旦有事情发生,朱一鸣就得从床上爬起来,铁路早就成了他的第二个家。每天,他和他的同事们提着工具箱,从铁路这头走到那头,白天太阳晒得脸颊红黑,夜里冷风又格外刺骨。但是,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得担起这份责任。“我们是国家铁路飞速发展中一个个小小的符号,很骄傲。”朱一鸣笑着说道。
一台电脑 为千家万户提供贴心服务
“小金,我想办理社保。”“你好,快帮我看看我的老龄卡怎么了?”……周末,值班的社工金华正噼里啪啦敲打键盘,给居民办理各类业务。她的劳动工具,便是她面前记录了千家万户居民信息的一台电脑。在基层工作十几年,这个陪伴金华的“好伙伴”也一直在进化,从最初笨拙、繁琐的操作系统,到如今轻薄且具有各项功能,业务越办越便捷,她与居民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
金华是社区的老员工了,老龄、社保、就业管理,这些条线她都门儿清。近日,社区之间开展轮岗,同事即将前往其他社区,条线也会进行调换。金华便又当起了老师傅,每天耐心地给同事示范如何操作办理业务。金华是无数基层工作者的缩影,她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人们提供最贴心的服务。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