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今年以来,沭阳县梦溪街道建立健全“五定五化”工作机制,努力实现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体系,竭力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米”,实现社会治理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双提升,逐步形成“小问题不出小区、一般问题不出社区、较大问题不出街道”的工作格局。
实行“五定”,构建网格化社会治理新格局
“定格”,科学划分网格。按照“小区楼栋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将辖区内10个社区、35个小区划分成52个网格,辖区内全域内实行网格化精准服务管理。
“定人”,配齐配强网格队伍。共选聘52名专职网格员、270名热心治理工作的老党员、老干部、志愿者、群众代表担任网格长、微网格员,把每一名网格员、网格长、固定在规定的网格内,制定服务清单,就近照单为网格内居民提供各类服务。
“定岗”,明确岗位职责。从上到下,每个人分工具体明确,网格长、网格员、微网格员等人员承上启下,协调统筹辖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网格员、微网格员以服务群众为主线,创新服务理念,用心用情为群众服务,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百姓的幸福指数。
“定时”,推行“日走访、周分析、月汇总、季考评、年奖惩”的工作制度。每一名网格员做到对网格内的人、事、物等信息及时采集,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解决,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道。街道每月召开一次网格员工作例会,总结前一阶段工作,指出存在问题,交流工作经验和工作体会,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定责”,梳理责任清单,理清职责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压实责任,明确职责,形成督查考核问责机制。网格长担起“一格之责”,当好信息员、服务员。专职网格员负责坚持登陆全要素网格通,每日辖区内巡逻以及每月20条信息报送。兼职网格员、微网格员做到管理全方位,服务全过程,信息全共享,社情全堂握,矛盾全化解。
推动“五化”,提升网格化社会治理新水平
“管理精细化”,厘清权属关系,实行精准服务管理。落实公示制度。在社区、楼栋醒目位置设立公示牌,对网格长、网格员岗位、职责、联系方式等进行公示。微信群架起干群关系连心桥,群众通过微信群反映诉求或者突发情况,由网格员收集汇总并通过信息平台系统衔接流转和解决,能够第一时间解决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快速有效回应,形成良好的群众互动舆情机制。
“服务集约化”,即成立网格服务管理队伍,开展组团式服务,使得网格信息全面共享。利用网格化系统建立了人口、房屋、事件、单位场所等9大信息模块,克服复杂困难因素统一采集,实现网格内“人,地,事,物,组织”信息全覆盖,为网格管理服务提供基础信息支持。平台“一网式”汇聚与社区相关的各部门信息, 集成于平台统筹运行,精准开展事件上报 矛盾调解等工作,努力将矛盾问题解决在基层。
“条线协同化”,将各条线的工作融入网格中,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网格长、网格员定期对辖区内的特殊困难群体进行走访,了解其日常动态并上传平台。同时通过平台系统,还可以及时汇总民政、卫健、公安等数据,报表,对工作安排,收发文件工作日志等实施分类管理,自动形成台帐,提高了网格工作的信息化程度。
“流程信息化”,依托信息平台,强化流程办理,形成完整的回路和闭环。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社区治理和服务精准化、精细化程度,全面对接群众需求,精准设计工作载体,精细开展治理服务,促使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逐步走深走实。
“工作制度化”,即健全网格化服务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确保长效运行。实施量化考评奖惩机制,提升专职网格员、网格长、微网格员的工作实效,并建立健全保密工作制度,加强信息保密工作,保障网格内公民权益不受侵犯。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