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村居演出、理论宣讲、红色演讲……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沭阳县韩山镇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念好“听、说、读、干”四字诀,立足实际,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探索党史学习教育新举措,让学习形式更为灵活、教育影响更加深远,在全镇掀起一波又一波党史学习热潮。
听曲艺,“情景学习”铭记党恩
“嘉兴南湖一条船,开天辟地头一回。先辈献身洒热血,前赴后继建伟业……”5月28日,韩山镇“党史学习超市”志愿服务队正在为韩山、韩西村居民带来一场“党史+曲艺演出”,用快板、歌曲、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诉说了党从红船到井冈山,从义勇军进行曲到东方红,从春天的故事到走进新时代的百年历史。创意的情节和细腻的表演将党的故事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连通”起来,赋予党史更接地气的表达方式,激发了群众积极参与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情。为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党史学习超市”志愿服务队推出“家门口戏台”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演出,在23个村居用“小戏台”演绎“大场景”,用“小故事”讲出“大道理”,“外卖式”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参与情景式党史学习,在互动中锤炼党性。
说故事,“声入人心”厚植信仰
“魏玉德一共参加了20多场大大小小的战斗,击退敌人十余次进攻,这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战斗,更是为了国家的荣誉而战……”韩山镇中心小学的一间教室里,镇老干部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成员宋家尉正向学生们绘声绘色地讲述党的发展历程、抗战经典故事和入党初心故事。
党史巡讲活动上,县党史巡讲团陈志胜同志结合图片声情并茂的讲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推进改革开放、建设全面小康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
为加强理论宣教,让广大干群从学党史中感悟信仰的力量,韩山镇成立“老党员讲师团”等宣讲队,对象化、分众化的开展理论宣讲和故事分享,用“家常话”代替“客套话”,带领群众体验沉浸式学习课堂,营造“处处皆课堂、人人当讲师”的党史学习教育浓厚氛围。同时,为突破距离、时间限制,打破线下宣讲“一时一地”的局限性,韩山镇依托“多彩韩山”微信工作群及各村居工作群推出优秀党员故事视频,开设永不打烊的“指尖”小课堂,让干部群众随时随地了解党的历史,学习身边党员的事迹,在积累知识和对标赶标中牢固树立理想信念。
读书籍,“以史为镜”恪守初心
“我今年80了,现在读这个党的百年简史,回想起我小的时候,那个时候打仗啊,都吃不饱……党真的带着我们过上好日子了。”双手捧着《中国共产党简史》,说话间,老兵王志连那双写满故事的眼神仿佛在从字里行间中捕捉着当年参战的回忆,和身边的青年党员们亲切的交流。
百年党史一面镜,给人启迪,发人深省。为进一步扩大党史学习教育覆盖范围,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激发全镇干群从党史学习中获得奋斗的力量,韩山镇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等阵地打造红色读书角,为党员群众提供党史学习“微阵地”。同时,开展“你读我赠”送书进村活动,向各村居民赠发党史书籍2300余册,举办党史阅读竞答等系列活动,吸引老党员、镇村干部、普通群众纷纷参与其中,读史书、领思想逐渐成为干群茶余饭后的习惯动作,党史资料也成为当下的热门书籍。
干实事 “以行践知”为民解困
韩山镇将党史学习教育内化于心,外践于行,认真把党史学习教育落实到“我为群众办实事”上,用为民办实事的成效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
“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的,遇到下雨天,开车的时候都要小心会将水溅到路边的行人,现在坑补好了,积水少了,道路平坦了。”桔园村村民吴道强满脸笑意。为解决此问题,桔园村立刻安排人员深入了解群众诉求,对该村坑洼道路进行排查统计,并安排专人对道路进行维修。截至目前,该镇10余处坑洼道路已修复完毕,极大地改善了镇村居民出行问题。
韩山镇还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河渠环境整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成立环境治理志愿服务队,由镇党委书记卢军引领群众一起干,使全镇范围内河道治理和水环境的管理与保护工作成为常态,在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为营造优美宜居环境鼓劲出力。
林伟 吴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