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丁堰镇:“书记擂台”双“法宝” 一泓碧水映蓝天
2021-11-10 10:59: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谈日东 王琦 殷再宏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近日,如皋市丁堰镇以河道整治、秸秆禁烧两项中心工作为抓手,举办样板河打造观摩会暨乡村振兴“书记大擂台”活动,各村居河道集中“亮相”,样板河打造成效摆上台面“大比武”,河道整治与秸秆双禁双管齐下,打好碧水蓝天保卫战。

  “法宝一”——河道整治“自己的河道自己管”。近年来,为了全面提升农村水环境,如皋市丁堰镇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理念,以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新理念为指引,以“河畅水清、功能健全、岸绿景美”为目标,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对农村水环境进行综合整治。

  聚力河岸共治,全力构建以河长制为统领的新时代治水体系新格局,水环境治理重心从“季节整治”向“常年整治”转变,从“重点整治”向“全面整治”转变,从“传统治水”向“生态治水”转变,从“深化提升”向“长效管理”转变,通过清淤疏浚、拆坝建桥、植被绿化、生态修复等多种措施,着力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水环境。

  “我们不搞花架子,真心办实事;不刮一阵风,注重抓长效;不做小盆景,逐步面上推;不搞一头热,发动群众管;不搞内卷化,外出学赶超。”镇党委书记刘小冬说,今年,丁堰镇在黑臭水体整治任务9条,生态河道1条(2300米三级丁林河),片区化治理河道34条的基础上,自我加压,每村再打造1条样板河道,共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努力打造“水清、河畅、堤固、岸绿、景美”的良好生态环境,为如皋美丽东大门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法宝二”——秸秆双禁“变废为宝做加法”。为切实解决秸秆乱烧乱抛问题,实现综合利用,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丁堰镇“天眼上岗”,各村社区无人机筑牢禁烧禁抛“防火墙”。除了在“堵”字上下功夫,更在“疏”字上找出路,通过培育“秸秆经纪人”,实现“打捆·收储·利用”一条龙服务,一招制胜,解决了秸秆这个“老大难”问题。

  今年秋季收储1800吨任务,实现全镇种植大户以及一二级河道1000米、三四级河道500米范围内农田稻秸秆全部回收利用的目标。镇抽调各村村组干部成立秸秆打捆专业队,投资400多万元采购秸秆打捆机30台(大型圆捆机6台、方捆机8台、小圆捆机16台)、搂草机2台、1204拖拉机10台、抓草王2台、叉车2台、卧式打包机2台等及收储场地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村级采取统一机具调度、划区收割作业,免费打捆离田服务的模式,结合村集体经营,积极探索秸秆多途径利用。

  大胆探索“2+N”村集体运行模式(朝阳、鞠庄两个秸秆打捆收储中心,服务全镇10个村,开展秸秆打捆、收储、运输、销售等配套服务工作),其中朝阳草场4800平方米,鞠庄草场6000平方米。打捆后的秸秆由运输队统一运送至两个草场收储,二次晾晒后,切碎、重新压包,由“秸秆经纪人”与光大生物能源发电厂签订收购协议。

  “下一步丁堰镇还将继续完善秸秆打捆、收储、销售等服务体系,积极拓宽秸秆综合利用多种渠道。”镇党委书记刘小冬说,全镇秸秆收储“一条龙”的推广,让秸秆变废为宝,真正让秸秆这个“老大难”变成了“香饽饽”。

  同呼吸,共命运,如皋市丁堰镇以“书记大擂台”为载体,两手“法宝”精准施策治污染,双管齐下聚合力,打好碧水蓝天保卫战,为全力推动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通讯员 谈日东 江南时报 王琦 殷再宏)

标签:秸秆;河道;整治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