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农学子三下乡:执“金融”之笔,绘“美丽”乡村,谱“ 青春”华章
2023-09-12 12:10:00  来源:江南时报  
1
听新闻

  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积极开展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执‘金融’之笔,绘‘美丽’乡村,谱‘青春’华章”为主题,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专业实践能力为重点,围绕三农主题调研、理论普及宣讲、发展成就观察和绿色生态实践组织校内培训5场,校外讲座10场,发放资料100余册,走访社区、村镇、街道80余个。

  (图为实践团成员调研走访无锡市江阴家庭农场)

  一、融入思想教育,引领学生践行初心使命

  “数惠金秾——擘画美丽乡村”实践团以探寻党的初心与使命、弘扬党的精神谱系为目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和“五老”访谈活动。实践团走进渡江胜利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深刻感受中国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取得革命胜利的伟大革命精神。实践团还前往了月牙湖、康定里、孝陵卫等三个社区,拜访了抗美援朝老战士叶文福、从教30余年的老教师洪金玉等数位老一辈党员,共同回顾了那段充满艰苦奋斗与热血昂扬的峥嵘岁月,在他们身上同学们看到了老一辈人对平凡岗位的默默坚守与对国家人民的无私奉献。

  同时,实践团围绕党的二十大主题,通过PPT宣讲的形式,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在革命性锻造中坚定走在社会前列、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等多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带领广大社区群众认识新时代,感悟新时代下的新思想与新发展。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退役老战士)

  实践团组织同学返家乡,依托家乡优秀名胜古迹资源,开展实践活动。一是寻访古老村镇,感受农耕文明,亲近风俗习惯,通过对村民的走访,日常生活的拍摄,发掘古老村镇遗存的历史信息和个性特征,对古镇的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的全方面发展进行探索。二是观民间艺术,参观历史博物馆、与传统艺人面对面交流等,了解民间艺术的传承。三是品红色文化,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平台,走访红色景点,学习红色歌舞文化,采访抗战老兵或其后人,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

  (图为实践团成员开展理论宣讲)

  二、融入专业教育,扎实调研助力乡村振兴

  实践团以探析我国农业农村与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为途径,以研究并提出农村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方案为目标,基于2021年的调研工作,再次组织本、研学生成立实践团,由学院领导和专业教师带队,前往徐州铜山、宿迁泗洪、南通海门、泰州兴化、无锡江阴、镇江句容、淮安金湖等苏南、苏中、苏北共7县的580余户家庭农场进行追踪调研,以江苏省为代表观察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状况及其对乡村振兴的支持情况。团队成员通过设计调查问卷、调研农场经营状况以及与农场主访谈等工作,对江苏省各地农场金融发展现状有了深入的了解,不仅为后续拟撰写的调研报告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专业报国热情,提升了同学们的专业实践能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家庭农场主)

  三、融入劳动教育:深耕基层打造金融“小课堂”

  实践团以帮助广大群众提升金融素养,发挥数字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经济效益为目标,基于学院十年“金融微课”经验,组织团队走进孝陵卫、月牙湖等近10个社区开设金融“小课堂”。小课堂由宣传农村金融政策、构建金融常识框架、学习数字金融、防范金融诈骗、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和树立理性金融观念等六个模块的内容组成,引导各地社区居民深入了解学习金融,特别是农村金融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如何运用相关金融通道为农村生产生活创造更多收益。

  (图为实践团成员科普金融反诈知识)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立足实践调研,探索青春答卷,结合专业学科优势和学院特色,实地体验民生民情,充分了解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以自身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传承红色基因,勇挑时代担当。

标签:家庭农场;实践团成员;江阴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