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茵茵的草坪、波光粼粼的池水、畅快嬉戏的锦鲤……7月12日,南京高质量发展样本智库媒体行走进金陵石化,近距离感受传统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变化、新面貌。
今年是中国石化成立40周年,也是金陵石化成立41周年。作为一家在区域能源供应方面起着“压舱石”“稳定器”作用的国企,多年来金陵石化始终以服务建设“好优稳高强”新金陵的美好愿望,自觉践行可持续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环境友好、契合美好生活需求的产品结构体系构建,确保国有资产增值保值,为端牢能源饭碗、助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金陵石化生产清洁成品油480多万吨,其中航空煤油产量同比增幅超30%,实现营业收入553.53亿元,有力保障了油品市场充足供应,增强了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
绿色低碳:
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不让一滴物料和超标污水进入长江”是金陵石化水体环境风险防控的红线和底线。近年来,公司持续优化三级防控体系,实施完善码头作业水体风险防控等20个防控项目,推动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金陵石化安全环保部环境保护室主任吴阳介绍,通过实行“一水一策”,深化三级生化、催化氧化和双膜等技术攻关,公司有效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经测算,公司近十年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约90%,每年的废水回用量达2500多万吨,相当于节约了4个南京玄武湖的水量,节水增效近1亿元。
“在许多领域,我们都成为了行业‘领跑者’。”吴阳表示,公司目前已获评水效“领跑者”标杆企业和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评价A级企业。
正如记者在公司污水处理场所见,鱼儿在净化处理过的清澈“废水”中嬉戏,“每一滴水都是承诺”的墙体标语庄重而鲜亮。近年来,金陵石化紧跟党中央和中国石化绿色发展节拍,从“碧水蓝天”行动到“绿色企业”行动,从“双碳”战略布局到稳步推进“近零”排放项目群落地,绿色低碳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绿色石化的形象更亮、颜值更高、筋骨更壮。
“近零排放是我们打造行业内高质量发展绿色环保标杆的重要一步。”吴阳透露,“十四五”期间,公司将投资13亿元,实现污染物的大幅降低,同时,加快推进二期20万吨/年CCUS项目,加大绿电认购力度,实施覆盖更大区域的光伏发电,积极推进氢能、生物质能利用,试点开展汽轮机汽改电,争创江苏省绿色发展领军企业。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的亮丽成色
面对以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为主要驱动力的能源革命,科技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高级专家、金陵石化副总工程师卫建军介绍,去年,公司成功完成国Ⅵ(B)汽油的质量升级任务,满足了江苏及长三角地区对绿色清洁油品的需求;今年,历时三年联合攻关的微界面反应强化技术工业示范项目一次开车成功,装置产出合格精制国VI(B)柴油;自主研发的高品质针状焦、高纯度正己烷等产品也在市场上占据明显优势。
金陵石化坚持将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以新赛道、新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依托高端碳材料、绿色洗化研发中心,全力攻关成品油质量升级改造技术瓶颈,积极开展高端特色产品开发、节能改造实施、5G+创新应用等探索性实验,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精特新“小巨人”,推动科技成果产业转化,持续向社会奉献更加清洁、更加绿色、更加优质的能源。
“电脑画面上这些彩色的条条框框就是我们的DCS操作系统,这一数字控制系统支撑装置实现自动化控制。手动6小时才能关闭的8000转阀门,利用DCS系统仅需3分钟。”炼油四部中控室内,集约化智能化的操作系统体现数字科技在生产中的应用。
近年来,金陵石化加快以数字化赋能智能工厂建设,构建“数据+平台+应用”新模式,实现“效益测算—日效益日优化—原油调和—先进控制—成品油调和—智能进出厂”全流程、全链条、全方位的智能化生产经营,成功投用中国石化首套碳排放监控系统、产品水路出厂监控系统、LDAR数据传输系统、直供料监控系统等,为安全、环保、节能、创效等工作优化提供智力支持。公司荣获“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两化融合创新示范企业”和“南京市智能化工厂实施企业”等称号。
“下一步,公司将充分发挥研发中心优势,积极打造产销研用一体化创新平台,努力培育一批细分领域‘杀手锏’,争创省级科创中心,争当行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排头兵’。”卫建军说。
(江南时报记者 钱海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