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绿水青山,好生态出好效益 他带领村民家门口创业致富
2022-12-13 20:25:00  
1
听新闻

  由南京市文明办、宁波银行南京分行和江南时报社共同推出的“社区红”活动,今天聚焦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牌坊村党总支书记邢有明。

  对乡村干部邢有明来说,今年6月是个人的新起点。已在村工作11年的他,正式成为牌坊村新一任党总支书记。

  从小在牌坊村长大,邢有明作为“返乡青年”为乡亲们服务多年,熟悉村里大事小情,但当“带头人”还是第一次。从老书记手中接过“接力棒”,邢有明接手的牌坊村“家底”还算丰厚。位于南京市西南角,牌坊村有20个自然村、823户村民,村里竹林成片、山涧密布,自然环境保持原生态。近年来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黄龙岘,就坐落其中。因茶文化与自然生态的结合,一批批游客慕名来到黄龙岘,让这个地处远郊山里的村庄成了“网红”。

  依靠绿水青山,黄龙岘不少群众收入增加了,但20个自然村的发展并不都是这么喜人。“牌坊村还有部分自然村属于经济薄弱村,我要做的就是带领村民实现共同富裕。”邢有明坦言,以前的工作更偏具体,当了村党总支书记,就要考虑得更全面,“照顾好手背手心”。

  大家都看着新“带头人”,但共同富裕的路怎么走,起初邢有明还没底。春夏之交,不少周边游客到村里,寻一片绿地、搭一块天幕、撑一顶帐篷、备一桌餐品,亲近自然。邢有明发现,村里保持原生态的青山绿水,以及这些年持续打造的安全便利的旅游环境,是获得露营游客追捧的重要原因。

  早在年初,牌坊村“两委”就酝酿打造露营基地。虎年春节后,邢有明与老书记商量村里下一步发展方向时,讨论起因常态化疫情防控而火热的“露营经济”。邢有明盘了盘村里“本钱”:村里现有茶园2600亩、山林4800亩、水域1700多亩……丰厚的“家底”,给了他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底气。

  在老书记支持下抓紧做出计划书,邢有明到村民大会上详细分析村里打造露营基地的前景和构想。“露营基地要放在哪?”一位村民的提问引起了大伙热议。邢有明想到,村里停办的沙厂闲置了大片土地,“这块地背有龟山、靠着晏湖,可以让游客更直观地感受到村里的自然生态。”提议得到村民一致认同。

  建精致民宿、定制研学课程、开发当地文化产品……让黄龙岘从“网红”变“长红”,邢有明还有更多计划,“好生态一定能出好效益,把绿水青山盘活了,村民的日子会更好。”

  原生态的村庄和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为黄龙岘添上一层迷人“烟火气”,成为其多年长红不衰的深层次原因。

  小刘今年30岁,2年前辞去法官助理的稳定工作,回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新一代”。他家的绿一湾农家乐是黄龙岘首批开张的餐馆之一。当时,村里52户人家都在打听,黄龙岘开发后,原有宅基地会不会被征迁,村民还能不能留在故土?很快,大伙吃下定心丸,街道和村委告诉大家,开发和建设过程不搞大拆大建,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村庄的原生态和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

  紧接着,村里修起了宽阔的水泥路、办起了茶文化风情一条街,家家房屋外立面收拾一新、户户墙边还种上漂亮的花,但它还是从前那个熟悉的村庄,邻居还是相处了几十年的老伙计,村民还是从小相伴长大的竹马青梅。人们在此采茶制茶、办农家乐、经营民宿等,在家门口实现创业致富。

  有风景有故事的黄龙岘引来新村民加入。前媒体人妮可来黄龙岘,看到这里“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便在村中租下一处小院,享受她心中的“诗与远方”。入住后,妮可组织发起村民读书会,创办跳蚤市场,售卖文创产品和闲置旧物,吸引不少游客到来,为古村再添新魅力。

  邢有明总结,黄龙岘之所以能够一直让游客“来了不想走、来了还想来”,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保留了乡村最关键的因素——村民。只有让村落见人见物见生活,才能诗意栖居、绽放新活力,既留住乡愁又赢得永续发展。 

(江南)

标签:黄龙;村民;党总支书记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