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为进一步凝聚创业载体发展合力,助力青年大学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经市人社局发起倡议,7月19日,南京市“青创佳”创业园区联盟成立仪式在韶华工坊成功举办,共同构建创新、开放、共建、共享的协作新模式,实现人才企业共赢。
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级调研员马书婷表示,创业园区是创业孵化的主阵地,是青年大学生“梦开始的地方”,为了充分发挥创业园区孵化引育作用,南京人社部门近年来持续落实“紫金山英才宁聚计划”,实施“宁聚”十项行动,不断加强创业园区载体建设。目前我市累计认定备案的市级创业示范基地有142家,其中有2家国家级创业孵化基地,45家省级创业示范基地,形成了从苗圃培育、孵化实践到产业助推的运营机制,在优化创业生态、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进程中发挥了应有作用。
今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千万,他们面临着“最难毕业季”的现实情况,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给予更多关注与支持。因此,为进一步凝聚创业载体发展合力,助力青年大学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经市人社局发起倡议,首批26个创业园区组建“青创佳”创业园区联盟,共同推动创业政策直达、创业资源共享、创业活动共办、人才企业共赢,进一步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借“青创佳”创业园区联盟成立的机会,马书婷对今后的工作提出几点希望:
广泛联合,形成共创之势。联盟单位中省级及以上园区达到半数以上,在全市有较好的示范和引领效应,联盟成立后,应找准聚焦点、结合点、着力点,共同开展政策宣传、创业指导、项目推荐、经验交流等活动,联盟单位应率先成为“紫金山英才宁聚计划”政策全面落地的标杆园区,积极参与“赢在南京”、“创聚金陵”等创业活动。成员间借助联盟平台,促进合作创新,形成信息共享,实现资源互补,充分发挥纽带作用,树立园区和企业优秀典型,激发创新创业精神,助力提升创业服务影响力,彰显联盟价值。
协作联动,促进共建共享。联盟单位中有1/3高校园区和2/3民营园区,有助于在创业孵育链条中协同发展、接续发展,叠加优势服务创新创业。联盟单位要发挥多方作用,紧密联结高校、科研院所、领军企业等优势资源,着眼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强研发、市场、人才的互动交流,壮大联盟组织、开辟协作领域、为入园企业延展服务内容,促进新的发展。
紧密联系,实现共赢发展。联盟单位应面向专业化和精细化发展方向,组织成员单位间加强互学互访,不断优化商业模式、管理模式、办公模式及合作模式,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带动全市创业载体量质齐升。联盟成立后,要尽快建立制度化运行机制,发挥各成员单位作用,及时制定联盟工作规划,定期开展多样化活动,不断提升联盟凝聚力和向心力,切实提升创业服务能力。
据了解,组建联盟的首批26个创业园区中,省级及以上园区达到半数以上,在全市有较好的示范和引领效应;有1/3高校园区和2/3民营园区,有助于叠加优势服务创新创业。
在成立仪式现场,力合星空大学生创业园、金川•硅巷、苏青合伙人、南京报业文化创业园、同心大学生创业园、5G空间六合大学生创业园、苏宁青创园等7家园区签约为创业担保贷款绿色通道,可以为经评估的创业者免除反担保要求,解决大学生创业者融资难题。
下一步,人社部门将与“青创佳”联盟携手,继续贯彻落实“紫金山英才宁聚计划”,激发创新创业精神,助力提升创业服务影响力,为创业者提供更优化、更便捷的创业服务。
附:
首批加入“青创佳”创业园区联盟名单
1.中科创新广场大学生创业园
2.力合星空大学生创业园
3.同心大学生创业园
4.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大学生创业园
5.南京工业大学科技产业园大学生创业园
6.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创园
7.南京理工大学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
8.5G空间六合大学生创业园
9.邦宁科技园
10.苏宁青创园
11.越界·梦幻城
12.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13.傅家边大学生创业园
14.南京林业大学水杉大学生创业园
15.金川·硅巷
16.江苏省地理信息产业园
17.南京报业文化创意园
18.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创业园“天印梦工场”
19.万谷·硅巷
20.南京台湾青年创业学院
21.南邮国家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
22.苏青合伙人
23.玄武门大学生创业园
24.伊诺光点两岸大学生创业园
25.鼎梦大学生电商创业园
26.韶华工坊大学生创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