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熟语”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
2022-07-19 11:38: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根华、梁一  
1
听新闻

  这里所谓民间熟语,是包括民间谚语、俗语以及现代都市流行语、网络固定用语等在内的、常用的,旨在说明某些问题的特定语言的总称、总汇。民间熟语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其产生与一定的时代、地域、群体有很大关联。民间熟语种类较多,且与儒学、法治关联很大,对青少年成长有激励、暗示、警戒、安慰等多种积极作用。因而,积极运用民间熟语,将之列入文化教育体系、纳入普法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显得意义重大。

  一、民间熟语产生的历史背景

  这里所说的民间熟语,指的是某个时期在某些地域某些人群中广泛流行的语言形式。它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类以词语形式出现,另一类以俗谚形式出现。民间熟语带有明显的时代性和地域性。从时间层面而言,部分民间熟语的生命周期相对较长,逐渐成为“民族共同语”、“国家共同语”,成为历久弥新、生命力久远的民间俗谚;从地域角度讲,俗谚的使用范围与人群也在不断地扩大,不再为某些地方的特定群体所独专,而更多的民间熟语在语言历史长河中逐渐湮灭了。

  民间熟语易在青少年中产生,换言之,青少年是民间熟语创造的主力军,尤其在网络时代。这大概是源于青少年追求时髦,乐于创造,标新立异的群体特征;同时,由于面临着相似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压力,他们在交往中也最容易产生获得群体认同的交际符号。年轻一代对新东西的接受意愿和接受能力都是惊人的,这在民间口口相传的语言交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民间熟语特别偏爱劳动,偏爱集体生活。人是群居动物,因而集体生活更容易碰撞出火花,激发灵感,诞生某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语言,再经过人与人的扩散、传播,最终流行开来。

  每个时代都有相对流行的民间熟语。流行语与时代脉搏息息相依,这与人们追逐时尚、求新求异的心理是密不可分的。翻开各种报纸和杂志,打开各种网站,都可以发现很多的流行语言,虽不能统称为民间熟语,但确实值得关注和研究。这个方面,笔者近年来专门关注研究。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变革,语言的规范与创新工作不断推进,紧跟大时代的脚步。任何东西都会随着时代的变革而不断呈现新的面貌,语言作为时代的“共生体”也不例外。什么样的时代产生什么样的语言。因此我们总说语言是时代的镜子,流行语是时代的晴雨表。语言是人的语言,而人又是社会的主体,因而“社会生活的任何变化,哪怕是最微小的变化,都会或多或少地在语言,主要在语汇中有所反映”。简言之,语言与社会存在“共变”关系。近年来中国社会生活的巨变,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到来,带来了许多新鲜的事物和新潮的思想,从而把中国的语言生活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状态。

  除了民间流传的一些热词,更多的是朗朗上口、韵律规则、哲理意味悠长,听了让人颇受教益的民间谚语、俗语等民间熟语。作为这一语言现象的时代见证人和亲历者,从某种范畴来给这些民间熟语进行归纳、整理、汇总、研究,是我们从事民间文艺工作的人员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些语言是如何流传下来的?由谁编的?为什么在当时那种背景下生命力很强可是随着时代的变革却又堙没在历史的尘烟中?民间口口相传的东西,大多谈不上有什么十足的科技含量,但“存在就是合理”,能流传必有其道理。

  当然,回溯历史,一些东西的失传,是人类逐渐摆脱农耕社会的过程,原因在于其艺术形式已不足以表现现代文明的特征。如今网络时代,已经留不下那些“文物”,声色迷离的世界已容不下“粗瓷大碗”,正如装修好的房子已容不下那些老旧的坛坛罐罐。

  就笔者的家乡——沭地是有着1400多年建城历史的古邑,目前是江苏人口第一大县,也是全国仅有的、数得着的人口大县之一。地处江淮、中原、海滨“铁三角”,是典型的“东靠大海,面向沿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虽然冠之“百强县”,但在笔者心目中,仍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是一个需要乡村振兴的地方。作为典型的农业大县,沭阳以农耕文化为核心,前些年快速摘掉国家贫困县帽子,跻身全国百强行列。此地紧挨着淮河、洪泽湖、苏北灌溉总渠和里下河的中上游,古黄河、运河皆从附近流过,其“母亲河”——沂河、沭河穿境而过,六塘河、新开河、柴米河、柴南河、七里河、岔流河等河流众多。一方水土养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养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人的脾气秉性,当然也会产生一方语言。历史上,沭地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浓郁特色的沭地文化,浓郁的“海国腔”。可以说,这对生活在这方水土的青少年来说,很难不受当地民间熟语乃至民间故事、乡间轶事、村庄俚语的滋养和影响。

  二、民间熟语的分类

  这里所说的民间熟语,主要是民间口口相传的口语、谚语、俗语、网络语言、热词等,也包括民间流行语。因为没有更好、更准确的称呼,我们姑且统称为民间熟语,当然这种提法是可以商榷的。民间熟语像一条流动的河流,是不断变化的,分类起来非常困难。仅仅在语汇分类上,就有好多种类:有的追赶潮流——前卫,有的攀附风雅——复古,有的来源于外来语或专业术语,有的超常搭配,有的援引经典,有的巧用成语,有的仿文言词,等等。正是由于民间熟语包含的内容多,专门给它分类也就比较困难。我们试着给他理一理。

  按照形式来分,有热词词汇类、民间谚语类、民间俗语类、歇后语类、约定俗成类等,还有口语类。

  从来源上来分,有仍然口口相传的老谚语,有某些事件演变产生的新语汇,有“换了马甲”的时髦语言、有网络热词、有自创但受到承认的语汇。

  从内容上分,有劳动类、生活类、学习类、爱情类、读书类、办事类、气象类、鼓励类、社会交往类等。

  分类的方法不胜枚举,社会是发展着的历史,语言是流动着的长河,往往互相穿插、互相包容,没有绝对界限,因而我们很难做到准确划分、精准界定。

  三、民间熟语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

  民间熟语的穿透力很强。特别是采用倡导方式、提醒规劝的熟语,对净化社会空气、纯洁民俗民风的作用不可小觑。它对青少年成长到底有哪些作用呢?我们试着来分析一下。

  指导作用,也就是激励作用。“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不能忽视“一席话”的重要作用,有时往往“一席话”甚至一句话影响人的一生。古人早就发现了这一点,有识之士通过校训、队训、座右铭等形式激励他人,鞭策自己。比如,“人行好事,不问前程”这是沭地民间熟语,比较标准的叫法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意思一致,不必细究,只须着眼于它发挥的重要作用。这句短短的熟语,总是默默激励人们,润物细无声。沭地东南沙有个农家子弟,中学时代爱学雷锋,拾金不昧、帮助老人、救助残疾人的事情很多。张子祥被授予“学雷锋模范”,他被誉为“学习张子祥标兵”。其中他冒雨救助残疾人一家被当地乡贤编为小品参加县里的文艺演出。30年前,他到闽南当兵,凭借自身努力,苦学苦读,中央电视台《祝您成才》栏目组记者步晓强在采访他作为“自学成才标兵”的成长体会时,他专门讲到老家的文化环境对自己成才的意义。他曾经以《乡村十句话,引领我长大》为题,列举他所在的“老庄”10句土话对自己成长、成熟、成材的激励作用,被《解放军报》、《军营文化天地》等刊发,如今看来仍有现实教育意义。这十句话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但是被他那么一写,却意义非凡。诸如“高灯远亮”、“从小偷针,长大做贼”、“家有长子,国有大臣”、“火心要空,人心要实”、“冻死不烤灯头火,饿死不吃猫碗饭”等等,就不一一列举。同样在沭地东南沙,前几年有个农家女被北京大学录取,她在谈自己感受的时候专门讲到,长辈的激励(也就是民间熟语)对自己成长的重要作用。正是这些“下里巴人”的滋养,让一批又一批的青少年走上正道。笔者最为推崇的是,宿迁市沭阳县塘沟镇碾盘村有个村庄叫“老庄”,这是一个盛产民间熟语的村庄。将来有一天,咱们给这个叫做老庄的村庄授予一块牌子:“民谚诞生的地方”!这一点也不过分。笔者采集的5000条民间熟语,来源于老庄的有2000条。

  暗示作用,也就是心理暗示。有些民间熟语,如同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中可以给人潜在的力量和无形中的鼓舞,激发人的内心满满的正能量,这也被称为“意念”,用老子的话叫“精气神”。比如“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十年河东转河西,莫笑穷人穿破衣”,给穷人一个什么样的心理暗示?——现在穷,将来咱不穷!有一天咱会超过你!给富人一个什么样的心理暗示呢?——要想富,必须继续努力,否则是不可持续的!比如“从小偷针,长大做贼”,揭示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必然性,让贪图小便宜的“手”刚刚伸出来,马上就缩回去,因为,后果太可怕。就是“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还有,像“常在河边走,岂能不湿鞋”?“好人自有好报,坏人不得安宁”这一类的语言,无疑对净化农村社会空气,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农村村规民约、文明街道、文明小区、文明户建设,作用都是很大的。像这样给人诱导性的暗示语言,非常多,兹不一一列举。宿迁市泗洪县石集乡是全县、全市、全国第一家实现土地确权并全地域土地流转的乡,当地石集居、柳山居、汴水居、瓦房居等村居乃至“家国天下”小区,有当地乡贤自编的民间熟语,被刷写在农民徽派新居的白墙上,给当地村民尤其是青少年以很强的心里暗示作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胜过普通说教。

  警戒作用,也就是“良药苦口”。“不打爷娘不骂天,刮风下雨随老天”。“人在做,天在看。”“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势利眼,是如今社会人人痛恨的“过街老鼠”。沭地东小店乡陈大庄村有一对夫妇,20多年前靠“打门头词”营生,被赞誉为“身残志不残”的好夫妇。其中他们夫妇打快板唱得最多的话,就是《劝人莫势利歌》:民间有高手,世外有高人。对面看人心不透,门缝看人后悔迟。处处藏龙卧虎,时时轻恭小巧。沟渠河边,难保没有高人奇士;货郎挑前,也许就是英雄豪杰。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如今读来,大有“今天你对我爱理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的警戒意义,堪称异曲同工之妙。许多老人听了,就对年轻后生说。年轻后生听了,自然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一次次灵魂的洗礼。“称尊长,勿呼名。差不多,勿喊小”。这一熟语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年轻人中也流行喊老王老李,不希望被人喊小王小李。这不是说年轻人心态老化了,而只是说一种逆反心理或者说是社交圈中一场争夺心里控制权的战斗。

  安慰作用,也就是点拨作用。“世人纷纷说不平,人家骑马我骑驴。回头看看推车汉,比上不足比下余。”这一朗朗上口的民间熟语,几乎文化水平不高的农妇、老大爷,都会来几句。这充分展现了农业大县温饱不愁,知足常乐的心态。这跟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类语言有心理按摩作用,毕竟社会风风雨雨寻常事,人生起起落落家常饭,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而且,“人比人,气死人”,因为“人与人,不一样”。“看不惯,找难看;看得开,少祸灾”。这些民间熟语不一定句句是真理,句句很高大上,有的或许还有点消极、负能量,甚至是应该摈弃的“糟粕”。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特定语境中,其正面意义还是不可小觑的。俗话说,话糙理不糙。大白话往往蕴含大道理,“土得掉渣”往往隐藏大智慧。

  四、民间熟语与儒学及当今法治社会的关系

  民间熟语与儒学的关系比较紧密。我们在研究分析民间熟语时不难发现,民间熟语与传统国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的传统国学精粹,不外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德经》、《庄子》、《鬼谷子》、《列子》、《易经》、《素书》及其相关典籍。基本囊括了中华文明的文化底蕴。民间熟语几乎都与我国传统国学尤其是儒学关联。而作为新时代主旋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最能体现国学思想,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社会、个人价值认同的、人类历史上先进的价值观。

  民间熟语与当今法治的关系一脉相承。民间熟语有朴素的法治观,总的基调是“千教万教,教人求实。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没有哪个熟语是公然教人学坏、使坏、干坏事、做坏人的,它的思想与社会主义法治的要求总体上要求是一致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思无邪”,是我们神圣而美好的精神家园,这非常吻合社会主义法治。对当前沭地的农村,乃至整个社会风气的净化,氛围的形成大有裨益。在新时代,社会文明往往在民间熟语上有所体现。良好家风的传承,离不开原生态的民间熟语的滋润。在集中居住的农村里,老亲四邻,十邻八里,每个人不但要顾及自己脸面,还要顾及家人脸面,甚至还要顾及后代脸面,总是心存警畏之心。一个人做了坏事,常常被人讲一辈子,甚至被人讲几代,这在农村里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比如,你偶尔不修边幅逛大街,甚至不讲文明乱吐痰,在城市里,你不动人家“羊毛”,估计很少有人与你“过不去”,最多人家嗤之以鼻,事后,谁也不认识谁,无须顾及后果。但是在农村里,人家对你几代人都清楚,你想在这里生活,就得“夹紧尾巴”,低调,因为“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在这里特别明显。

  五、如何利用好民间熟语

  民间熟语相对于正规的教育、严格的法规来说,是一只“看不见的推手”,其担负着宣传文化与教育群众之使命。对民间熟语,往往非常直白,其所指也毋须咀嚼便可理会。我们要做好嫁接、拓展、延伸、传承、弘扬工作,借助高科技、借助互联网,做好传统美德的赓续。

  列入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学大纲不可能规定得这么细,但是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育人者,要破除唯考试论,可以专门或者有意识地将民间熟语这类积极内容列入授课内容,尤其是列入思想品德政治课的必修内容,列入德智体美劳的考察内容。与此同时,我们不应当将民间熟语当做一种孤立的、需单列出的科目,因为它们的存在往往是依托于各类文化的语言之上,因此当我们在进行教育工作的时候,应当充分的利用民间熟语所依存的语境以及文化载体,这也可被视作是对民间熟语的一种类似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

  列为社会风气思潮引导的有效形式。许多的民间熟语在针对现实时弊和不良风尚上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它们往往以短小精炼的语言形式及其新奇特殊的表现手法取胜,从而激起人们的欣赏兴趣,并如润物无声般地进行规劝和引导,匡正过失,树立新风,影响舆论,疏导社会心理,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以维护社会道德和正常秩序,促进社会健康、和谐、有序运转,实现人与自然永续发展的目的。因而各级党组织、宣传和司法部门以及村委会、居委会,要从民间熟语中吸取有用营养,并将凝练的精粹作为普法教育的辅助教材。

  同样,这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补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每个地方都有它自己的“版本”,民间熟语的表现形式一般避免采用讽刺、揭露等表现手法,而是通过呼吁、提倡、鼓励的方式,以感性诉求为主,进行正面引导,潜移默化,感召人心,激发出公众的自觉性。在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引导下,配以带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语言形式,我国的社会风气会向着正确健康的方向不断发展。

  列为贴近民风民俗的大众语言。在大众生活中,部分深奥冗长的语言使用频率并不高,因为它们不符合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也不符合人们的语言经济原则。而耳口相传、通俗易懂的民间俗语是最能表达出大众真实想法的语言形式,它往往有着大段的、深奥的语言难以准确表达的功能,并且民间俗语也是民风民俗最好的缩影,是最能把握民生脉搏的通用语言。因而我们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将大众普遍认同的民间俗语当做考察百姓生活的重要渠道,更好的实行惠民工程,为人民服务。

  同时,我们绝对不能忽视网络在塑造普遍认同的大众语言中起到的作用。民间熟语从过去的语音、方块字逐渐地变成了网络上的代码。由于互联网强大的交流、互通、传播能力,民间熟语事实上迎来了一个极佳的生存时代。相关的网络传媒应当在主流宣传中加入相关的民间熟语,这样既可以贴近大众的心跳,紧跟时代的脉搏,也为民间熟语增加了“人气”。

(作者:根华、梁一。本文参考文献:①郭熙《社会流行语》、《中国社会语言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②周洪波:《中国网络语言词典·序》,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③丁帆、杨九俊主编《当代语言生活》、《语言规范与创新》,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本文写于2018年7月,2018年9月获江苏省民间文艺青年论坛论文奖,2022年7月重新修改。作者根华,梁一,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标签:熟语;民间;民间熟语
责编:张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