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记者从南京市六合区城管局获悉,为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六合区正在开展农村垃圾分类“两网融合”试点,由专门的收运队伍收集可回收物,按市场交易方式支付,促进可回收物的高效收集。
据了解,六合区竹镇镇以镇分拣站为中心,依托覆盖农村每一户居民的保洁收集员队伍,同步启用镇区“两网融合”电动收集车,建立起服务全区域范围所有居民的可回收物农村收集网络,通过市场赋能和实时交易,推动可回收物的高效收集。
“确实很方便,原来很多瓶瓶罐罐都堆积在院子里面,收废品的不知啥时候上门,瓶子攒多了常要找车去镇上卖掉。现在直接交给保洁收集员就行了。”大泉村长庄组居民赵加森说。竹镇镇垃分办负责人刘刚介绍,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入户收集可回收物,不仅提高了可回收物的收集量,也充分调动了环卫公司、保洁收集员和农村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积极性,实现了可回收物收集效率和分类质量的双提升。
六合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来,六合区围绕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工作目标全力推进,居民知晓率、参与率持续攀升,餐厨垃圾、厨余垃圾的收集量不断提高。一年来,该区其他垃圾产生量同比下降7.5%,随着区内各项设施即将迎来处置闭环,垃圾分类工作逐步迈向深水区。
下一步,六合区城管局、商务局将在竹镇镇农村“两网融合”的基础上,总结经验、继续探索城市范围的“两网融合”工作,推动废品资源回收网和垃圾分类回收网有效结合,破解“两网融合”这一难题。
南京市城管局环卫处主任孙秋阳说,在日常的废品收运中,碎玻璃、酒瓶子等很大一部分低附加值可回收物,常被废品收购站拒收。“两网融合”不仅能够有效解决低附加值可回收物的收运难题,还能最大限度带动农户垃圾分类积极性。“竹镇模式”试点成功后会,将逐步在全市涉农街道、571个行政村推广。
通讯员 毛金粟 蔡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