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粽叶飘香 情暖端午
2020-06-22 18:18:00  来源:江南时报  
1
听新闻

 

家家折新艾,户户粽飘香。又一年端午将至,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的独居老人和低保户们,都吃上了香喷喷的暖心粽子。晶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300多名党员、巾帼志愿者,把她们亲手包好的5000多个爱心粽子,都一一送到了独居老人和低保户的家中,小小粽子,传递大爱。

小小粽子 情暖爱厚

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晶桥镇陶村、邰村、杭村、芝山等12个村社的300多党员志愿者和巾帼志愿者,就开始忙碌了起来,她们买好了糯米、红豆、竹叶等包粽子的材料,并提前一天开始洗米、泡米、泡竹叶。6月20日上午,记者在晶桥镇陶村社区残疾人之家看到,陶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30多名党员和巾帼志愿者们,正在手把手教残疾人士包粽子、制作艾草香包,活动现场一片欢笑声,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只见妇女志愿者们双手麻利地将粽叶卷成漏斗状后,用糯米充实压紧,再用细绳一绕、一捆,很快,一个个结实而饱满的漂亮三角粽就成型了。在志愿者的指导下,残疾人士也包好了粽子;大家还用艾叶、五彩丝线、珠子、中国结等材料,制作了一件件五彩艾叶香包。残疾人士不仅体会到了包粽子、制作艾叶香包的乐趣,还吃到了香喷喷的爱心粽子,个个脸上乐开了花。

晶桥镇陶村社区的志愿者们,还把她们包好的粽子送到了晶桥镇敬老院里孤寡老人们的手中,粽子传情,让老人们感受到端午节的浓浓温馨和社区大家庭的关爱, 体味和谐美好生活。

晶桥镇邰村、杭村等村社的党员和巾帼志愿者们,也都将包好的粽子放在大锅中煮熟后,把香喷喷的粽子送到了村里的独居老人和五保户的家里,让他们在端午佳节里吃上了美美的粽子,老人们拿着一只只软糯可口的粽子,还弥漫着粽叶的清香,心情都非常激动。晶桥镇邰村八旬老人邰抡裕因中风,行动不便,邰村党员志愿者徐丽霞把热气腾腾的粽子送到邰抡裕老人手中时,老人激动地说:“过节能吃到村里给我们做的本地粽子,党和政府真的把我们老人放在心坎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粽子虽小,但承载的情浓,传递的爱厚。晶桥镇芝山村党总支书记李其军说:“尊老、爱老、敬老、助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端午节这些家人团聚的节日,我们就更应该关心村里的那些特殊群体,通过走访慰问送粽子,让他们也能感受节日的温馨,把组织的关爱送到他们的心坎上。”晶桥镇的党员和巾帼志愿者们,用一个个爱心粽子,传承了端午优秀的传统文化,演绎了浓郁的中国味道。

浓浓端午情 快乐亲子游

江南六月芳菲尽,惟有杨梅红满枝。这几天,晶桥镇石山下、曹庄富硒生态园、龙吟湾、果香杨梅园、竹上云想等乡村旅游景点里热闹非凡,包粽子、采杨梅、腌鸭蛋、体验农事等亲子游活动,吸引了南京及周边大量市民前来体验采摘和包粽子的乐趣。这里草木芳香、繁花竞放,正值杨梅成熟之际,一个个硕大的杨梅挂满枝头,酸甜可口。父母带着孩子采杨梅、包粽子、腌鸭蛋、体验农事,过上了一个情意浓浓的端午节。

6月21日上午,记者在溧水区晶桥镇龙吟湾生态农业园基地看到,来自南京的100多名父母领着孩子在风景秀丽的杨梅园里采摘杨梅,大家在杨梅林里采摘、品尝、拍照……玩的是不亦乐乎,杨梅园里处处一片欢声笑语。不一会功夫,大家就提着满满一篮子新鲜的杨梅下了山。父母们又带着自已的孩子开始包起了粽子,晶桥镇的巾帼志愿者们教父母和孩子们包当地手工粽子,父母和孩子们都学的很认真 ,把粽叶卷成小漏斗、放米、绑绳……谈笑间,一个个粽子在孩子们稚嫩的小手中诞生,百余个粽子新鲜出炉。看着自已的劳动成果,孩子们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市民刘女士高兴的说,在端午节前夕,利用周日带着孩子采杨梅包粽子,不仅收获了满满的喜悦,还学会了包粽子,过的特别有意义。刘女士上小学的女儿高兴的说:“以前只是吃妈妈包的粽子,今年特别想学一下,好久没这样陪妈妈一起做一件事了。”

6月21日是父亲节,在晶桥镇竹上云想度假区,孩子们以爱之名亲自动手制作了一个个精致小巧的香包,艾叶、丁香、薄荷等中药清幽的香气弥漫开来,沁人心脾。孩子们将这份爱与惊喜,在这特殊的日子里送给了伟大的父亲。端午亲子游,传递了浓浓的亲子情。

张福敏

标签:粽子;晶桥镇;杨梅
责编: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