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栖霞区依托一线环卫工的力量,在全市率先尝试建立防走失新模式
2020-06-13 21:14:00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通讯员曲茜 记者孙海燕)6月13日,市残联、市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栖霞区残联等向栖霞区环卫系统捐赠1000枚防走失胸牌,依托一线环卫工人的力量,在栖霞区环卫系统尝试建立障碍人士防走失新模式。据悉,这一模式有望在全市推广。

儿童孤独症又被称为儿童自闭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等反应为特征的发育障碍疾病,孤独症儿童时常被人们称为“星星的孩子”。 走失是很多孤独症儿童家庭面临的一大困境。当天活动现场,一位孤独症孩子的家长颇有感触:“大多数孤独症孩子的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一旦意外走失,寻找相当困难。”这位家长告诉记者,其身边就发生过两起孩子不慎走失的事件,所幸最终孩子都找回了。

栖霞区残联副理事长王燕江介绍,栖霞区依托一线环卫工的力量,在全市率先尝试建立防走失新模式。“环卫工人每天都在一线工作,分布广,他们和孩子佩戴一样的胸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暗号’,也是一种默契。”他说,环卫工人见到了戴胸牌的孩子,就可以及时给予帮助,根据电话找到家人或是及时报警。孩子们走失时,看到路边佩戴胸牌的环卫工,就可以主动寻求帮助。在当天“星星指路”防走失体系首发仪式现场,栖霞区一线环卫工人均拿到了一枚“防走失胸牌”,圆形的胸牌上有一只可爱的小野驴。同样,参加活动的30名“特殊儿童”也佩戴上了一枚同样的胸牌,所不同的是,孩子们的胸牌后面写上了姓名、生日、电话和地址。

环卫工王继芳一直在友谊路中转站工作。她说,戴上“防走失胸牌”就多了一份特殊的使命感。“如果看到了走失的孩子,我一定第一时间帮忙和报警,接下来,我也会多多宣传,让全社会更多关爱这些‘特殊儿童’。”王继芳表示。

标签:
责编: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