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3月19日,由中共海州区委宣传部、海州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纪录片《大运河文化带之海州盐河》首映式暨新闻发布会在海州区民主路老街举行。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章剑华为该片题写“一条古盐河,半部海州史“。
市文联主席俞文文,市宗教局副局长蔡骥明,江苏省社科院沿海沿桥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古龙高,江苏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张文宝,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蒯天,市委宣传部(市运河办)文化改革发展处处长韩猛,海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于洋,海州区文联主席曹兴娣,海州区商业街区管委会主任姚柱,连云港市大运河文化研究会会长王绪益,连云港市饮食文化研究学者高文清及部分大运河文化专家、媒体记者、摄制组主创人员参加了首映式,并观看纪录片。
千年运盐河,半部海州史。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有这样一条河,一水流光,古称漕河,现在当地人称它为盐河。这条流淌了1400多年的河,承载着大运河盐文化的厚重历史,记录了自唐朝迄今海属地区的政治、经济、人文等多方面的文化遗产。时至今日,盐河不仅是盐运历史文化的印证,也是连云港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
据了解,《大运河文化带之海州盐河》以盐河在运河文化带多线空间表达中的文化特质为开篇,以淮盐与盐河发展为背景,讲述盐河所催生着城市繁荣、港口兴盛、灿烂的盐河文化,着力展现这条生生不息之河的历史变迁、生活情感、生命精神和时代价值以及在海、陆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中的重要作用,是一部具有历史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纪录片,也是迄今为止,江苏省内首部反映大运河文化带海州盐河的纪录片。
为真实呈现海州盐河的沧桑巨变,同时让纪录片生动起来,该片不仅引用历史照片、地图等史料及人物讲述,还通过多线、多维空间的叙事结构,拓展盐河风光带文化内涵和现实价值,运用生动艺术的镜头展示大运河文化带盐河文明和历史文化资源。“我们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加快节奏,适当加入了动画、特效等现代元素,使叙述具象化、生动化,给整部片子增加视觉化力量。”该片编导、海州区作家协会主席杨光华介绍,“比如在盐业发展史上,清代两江总督陶澍具有突出贡献,但在整个连云港基本找不到与陶澍相关的遗迹、纪念碑等,因此拍摄团队运用了艺术结构和情景再现的方式进行展示,更具有故事性……”
与会大运河文化、盐河文化专家们对纪录片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部纪录片既具的文献价值、又有的较高艺术水平,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文化教材,应该广泛传播和宣传。
中共海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于洋表示,这部纪录片是彰显文化自信的地标性工程,传承了海州盐河的历史文脉,弘扬了奋斗进取、与时俱进、海纳百川的运河精神,将为推动海州区高质量发展、打造强富美高新海州提供助力。 蒯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