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讯|山阴道上翠云浓——读唐力行教授新著《探骊得珠:江南与评弹》
2023-09-18 09:05: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潘讯  
1
听新闻

  唐力行先生情缘江南、心萦弦索。20多年来,带领他的弟子们孜孜矻矻、渡水越岭,行进在他们心中的山阴道上。这让我想起2500多年前,暮春三月,孔子携他的弟子们走出讲堂,“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行走山川,呼吸天地,不言之教,得鱼忘筌,这样的情境,怎能不令人感动又令人神往呢?

  《探骊得珠:江南与评弹》就是唐先生和弟子们在山阴道上一路行来留下的深深辙痕,可谓“鱼”与“筌”俱在。书中文章的主体是唐先生为弟子们的专著所写的序文,“江南”“评弹”,各占其半。“从江南社会看苏州评弹,从苏州评弹看江南社会”,在这部书中,“江南”与“评弹”由两相瞻望到合于一卷,不仅构成了文本化的互文言说,更验证了唐先生的一以贯之的学术理想。

  贯穿于唐先生“江南”与“评弹”研究的主线是什么呢?那就是为中国社会转型求索、为传统文化新生探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当代语境中,唐先生论说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不言而喻。他领衔的苏州评弹研究被誉为“开拓社会文化史的新领域”,但是他绝不止步于这种“开拓”。作为历史学家,他有自己的现实关注;作为“说书人的儿子”,他有自己的人文情怀。他运用社会文化史研究苏州评弹,并不仅仅满足于一门学术研究的开疆拓土,最让他萦心挂怀的还是苏州评弹这一江南优秀传统文化的命运。因此,他在评弹研究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终极问题:“苏州评弹是谁?苏州评弹从哪里来?苏州评弹往哪里去?”这三个问题看起来并不高深,也不出奇。但是,它是建立在历时十载、披沙拣金、皇皇三卷、数百万字的中国苏州评弹社会史料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建立在系统规划、抢救发掘、精心记录、内容丰富的一百个苏州评弹人口述历史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建立在对周良等老一辈评弹理论家学术成果的真心领会、传承弘扬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建立在唐门弟子虔诚探求、薪火相传写下的数十篇硕、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由此可以看出,这三个终极问题的提出与解答,具有了同类研究所难以企及的历史厚度与思考锐度。

  正因为唐先生忧心的是评弹的命运,在重构苏州评弹历史的过程中,他始终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当代。他的目光穿透历史的云烟和迷雾,对当代评弹史作出了一个十分精要的概括:“从中篇、短篇取代长篇开始,到评话的边缘化,评弹艺术的说表的弱化和弹唱的强化,从一人多角的‘起角色’到一人一角或两角的‘演角色’,从灵活性到一字不差的台词化,从模糊评弹与戏剧的边际到提倡戏剧化,戏剧化从偶尔为之到新常态,错综复杂,互为因果,评弹的艺术本体和美学格范被‘日削月朘,寖以大穷’。”唐先生不仅为我们描述出这种变迁,更为重要的是,他为我们提炼出一个深长的历史教训——“当评弹艺术本体受到尊重,得到发扬时,苏州评弹就兴,反之则衰。”那么,唐先生心目中评弹艺术本体是什么呢?与曲艺理论家、表演艺术家的论说与实践构成互补的是,他总是在历史与现实、政治与文化、艺术与功利的双向观照中展开理性思考,他的学术界定也因此具有了综合性、历史性、周密性等特征。比如,他提出“苏州评弹的艺术本质就是创新”,又为评弹的“创新”界定了三个层面:一是评弹演员在书场表演时的主动创新意识,二是对长篇书目的常说常新,三是创作新书。并进一步指出,对于传统长篇书目来说,前两者具有更加基础的意义。这一观点不仅捕捉到了评弹艺术生生不息的核心要义,也揭示出其他戏曲、曲艺等传统艺术的传承规律。传统艺术亦如顾颉刚先生所提出的中华古史形成规律一样,是“累积的造成”。对此,我们需要有历史的耐心。

  《探骊得珠》中的另一半是江南研究,即便我们从苏州评弹的本位来看这些论著,也可以深深领悟到,江南文化孕育了苏州评弹,江南社会的变迁更决定着苏州评弹的命运。唐先生江南研究的时段起于16世纪,重心是近代以来江南经济转型和社会变迁,这对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来说无疑是最近切的镜鉴。在现代化进程中,“古今中西之争”是必须面对的课题,上海、苏州分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因此也各自具备了观察中国现代化的典型意义。在唐先生眼中,上海的转型是“迅速而彻底”的,从文化层面看,上海“承续了江南文化,衍生了红色文化,吸纳了舶来文化”,一方面带来的是“兼收并蓄、善于创新”,同时又“充满冲突感”,并不能以“任何单一视角、标准范式加以阐释。”而苏州等江南城市因为特殊的文化地位,在现代化转型中面临着诸多“看不见的障碍”,同时,“有着传统中国最先进发展程度的苏州,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也有着自己的步调和节奏。”这是就社会转型而言作出的扼要论断,但是,评弹在苏、沪两地的中心迁移以及由此带来的艺术分野,不正是近代以来江南社会不同转型路径在艺术领域的曲光折射吗?从江南走向长三角,伴随今天现代化转型的则是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经济、社会、文化的整合与壮大。就苏州评弹来说,多元一体与一体多元的双向互动,正是构成传统艺术传承发展的重要动力机制。

  山阴道上翠云浓。在那绿荫深处,不仅有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更有为霞满天与满园芳华的顾盼映发——这是更加迷人的风景。

标签:苏州评弹;江南;评弹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