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骨头”
2023-09-17 20:02: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周桐淦  
1
听新闻


“老骨头”

□ 周桐淦

  “老家伙”,是周梅森在有点无奈的情况下被动接受的称呼。

  “老骨头”,是毕飞宇对江苏几位50后作家的昵称。

左起:毕飞宇、叶兆言、储福金、范小青、铁凝、黄蓓佳、丁帆、周梅森、周桐淦

  癸卯中秋前夕,铁凝利用到南京开会的间隙,约见江苏的几位老作家。省作协工作人员与周梅森联系,周梅森因为耳背,没有听清谁要见面,就说自己耳朵不好,不能参加了。毕飞宇追加电话,一字一顿,说铁凝出差南京,要见见几个老家伙。周梅森听懂了一半,说“好啊!全国作协主席应该看看老同志、老作家”。毕飞宇接着跟周梅森约定时间,说到时候有司机来接他。周梅森一下子“火”了,“怎么?我也成老家伙了……”

  秋阳下的鸡鸣寺世界文学客厅分外明媚,院外,北京东路上雪松挺立,苍翠欲滴;院内,散布的金桂银桂随风摇曳,含苞待放。见面会就在数说周梅森不服“老家伙”称呼的笑声中开场了。67岁的周梅森耳朵失聪以后,非常痛苦,三人以上场合交谈,戴了助听器就像在公交车上一样,什么都听不明白。所以,回到家中,索性摘下耳机,要紧的地方,都摆放着笔谈的纸头。一度,楼下邻居纳闷,深更半夜了,梅森家怎么还“噼哩啪啦”,像开机关枪一样。一了解,摘了耳机后,他听不到敲键盘的声音,手指成倍发力,居然三个月敲坏了一只新买的电脑键盘。

铁凝和江苏老作家叙旧

  听着朋友们绘声绘色的介绍,铁凝笑得一脸灿烂。这是她履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之后,在北京以外参加的第一个与文学有关的活动,所以,看到江苏的作家们相处得像兄弟姐妹一样,其乐融融,感到特别高兴。她一一询问在座各位的近况。范小青说她现在常住古城苏州,早晨7点乘高铁来南京的。黄蓓佳风尘仆仆,和几位退休的“驴友”刚从北欧、南美观光回来。储福金“双拳”出击,一是写围棋,一是写当年插队的金坛。叶兆言憨厚地笑笑,他这辈子就抱住南京“啃”了。铁凝插话,真羡慕江苏的作家们,各人笔下一方天,难怪中国作协历次文学评奖,大家都慨叹江苏是中国文学的半壁江山。毕飞宇接过话题,“今天在座的,也可以说是江苏文学的半壁江山,我把他们称为江苏文学的一帮‘老骨头’。别看他们都70岁上下了,骨头硬着呢,今年每人都已经拿出了一部以上的长篇力作。”

  省作协党组书记郑焱见缝插针逮住一个发言机会,说花三分钟重点汇报一下江苏作协为会员、为社会服务的几件实事。郑焱说,由丁帆教授主编的《江苏新文学史料选》等两套丛书全50册,已经部分出版。江苏文学馆正在建设中。铁凝问,经费哪里来的?在场的省委宣传部两位领导都笑了:江苏有专项文化资金。部领导还特别补充,建设中的江苏文学馆力求与江苏经济大省、文化大省的地位匹配,文学馆与科技馆、社会科学馆连成一片,功能互补,服务社会,也更方便青少年朋友“打卡”。铁凝越听越兴奋,说江苏真是处处走在全国前列。她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当年在河北作协主持工作时的一件往事,河北省委要改善作家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要她提出建议方案。铁凝当即要求,让她先到江苏调研一下。那时全国都知道,江苏为在宁高校一下子盖了十幢高层教授楼,也在附近盖了一幢江苏作家楼。

又见到老朋友了

  抚今思昔,天地翻覆,气氛愈聊愈热烈。铁凝寄语江苏作家,珍惜大好时代,珍惜难得的创作环境,做到身体好、生活好、写作好,永葆青春,再创“三好”。

  坐在我身边的丁帆即席点评,争做三好“老骨头”!

  又是一片笑声。

标签:周梅森;江苏;铁凝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