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达艺思六十四
2023-01-08 19:59:00  作者:言恭达  
1
听新闻


恭达艺思六十四

言恭达

  ▲我五岁起随父亲学书画,而立之年后从游沙曼翁老师与宋文治老师。在从事书画艺术的这几十年里,我一直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书法究竟是什么?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书法家?一个书法艺术家,他生存的状态与生活方式应如何选择?答案只有一个:为人生的艺术!因为书法不是单纯的线条艺术,它承载着历史的人文记忆。艺术的“人文性”,它的“人本思想”将永远超越艺术本体的技法层面而作为人类历史的文化记忆积累下来。我常说,我们这一代书画家很幸运,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里最好的时期,是时代推出和造就了我们这批艺术家,我们与老师前辈们相比实在太幸福了!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回报社会。“阳光下感恩时代,文化中敬畏传统,民生里关爱大众”。—个书画艺术家,不能沉湎于闭门造车,而必须融入社会、感恩时代、感知民生、感悟生活,让个人的生活体验提升为时代的审美体验,从而实现真善美相统一的审美理想。这也就是今天书画艺术家创作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有良知、有责任的书家的社会责任担当。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面对“上山下乡”的浪潮,我曾挥笔写下“双手绣出地球红”的血书奔赴沙家浜“接受再教育”,一去就是七年。艰辛的农村生活使我第一次懂得创造财富的艰辛和寻求真正人生价值的思考,懂得怎样享受做人的权利——要享受,先得创造!生命的律动在于创造!生命的价值在于人格的价值,在于你为这个社会留下什么。

  ▲从“文革”到“下乡”,命运改变了我理想的初衷。生活的波折与苦难坚定了我“目标始终如一”的书学意志与信念。我终于驾驶艺舟出没在书海的大涛中,在群星璀璨的历代书家里搜寻着自己所钟爱的大师作品。正草隶篆,广泛涉足,兴趣所至,废寝忘食。颜真卿《祭侄文稿》、米芾《蜀素帖》《苕溪诗帖》的感染力曾使我迷恋;雍邑《石鼓》、泰山《金刚经》的金石气曾使我震颤;而东汉居延汉简的天真稚趣又使我醉倒……然而,“广览之下无约取,何能独立成家?”这是一位历尽沧桑的艺术老人——张恳先生曾对我说的话。我至今忘不了这位艺术家的声音,忘不了他那令人神往的“烟云楼”。

标签:书画艺术家;感恩;书家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