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冠丽:再论方志馆的功能定位及其特色开发
2020-07-25 16:16: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宫冠丽  
1
听新闻

  近年来方志馆的建设呈现逐步加速之势,全国范围内建成的超过400家,正在建设和规划中的就更多了。但是方志馆的核心功能是什么,应该建成什么样的方志馆,从已建成的实践来看,不少变成了图书馆、展览馆,甚至是办公场所,针对当前状况,结合一些方志专家的研究成果,笔者就方志馆的核心功能定位、发展及特色开发做了一些探索。


一、方志馆的核心功能应是方志情报馆

业内在探讨方志馆功能建设时,常常要讨论方志馆与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民俗馆、档案馆甚至规划建设展览馆、纪念馆等区别和联系。为什么要思考这些区别和联系?实际上隐藏在这个问题的背后,有三个重要问题认识清楚了,方志馆的功能也就基本能看清楚了。第一,方志馆的服务对象是面向专业受众还是社会大众?第二,方志馆主要做展示还是做收藏?第三,方志馆的馆藏是侧重于实物还是文献?

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毫无疑问应从方志工作的性质、特点出发。方志学是专门学问,古代修志用志是文人雅士、地方士绅的“专利”,当代方志工作也是政府的一项技术性较强的业务。普通群众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可能与地方志和地方志工作会发生一些联系,但绝不会如衣食住行一样须臾不离。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地方志工作的宣传、推广,希望其能被社会各界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全社会支持地方志工作的氛围。事实证明,现在地方志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了解地方志以及地方志工作,而且这种趋势会不断发展。但是,也不得否认,即使这样,地方志和地方志工作离社会大众还是有一段距离,关注地方志的还是小众群体,不可能哪怕在一段时期内吸引大众的眼球。从这个意义上讲,方志馆的服务对象不是社会大众,而是专业“小众”,是地方志工作者、教育和研究工作者、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和少量民间兴趣爱好者。

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实际上第二个问题就不言而喻了。普通群众要了解地方历史文化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现在这种大数据信息共享时代,当地图书馆、博物馆、城市规划馆、文化展览馆和地方媒体就可以解决他们的需求了,对专业人士而言,流于一般层次的地情展示更是“狗尾续貂”。所以,展示不应该成为方志馆的主体功能,而只能是一种附属功能。方志馆的主体功能,应该回到资源整合和资料收藏上来。如果说资料收藏是大海,而展示不过是海面上的一朵朵浪花。

既然方志馆的主体功能是资源整合和资料收藏,那么资料收藏的对象是什么?从理想形态看,资料最好既有文献也有实物。但如果资料收藏涉及到实物,就有两个矛盾难以解决。第一个矛盾,对于地方历史文化实物的收集,与历史博物馆如何分清职能?第二个矛盾,对于“正在发生的历史”——当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价值的实物种类繁多且逐年增益,如何确定收藏目录和解决收藏空间?解决不好这两个矛盾,方志馆就不能盲目地去做收藏并展示实物。所以,方志馆的资料收藏的对象就只能是文献。(当然,有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实物——如有价值的方志印版,也是可以收藏并展示的)。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特别是云计算技术发展,文献数据存储已经不成为问题,也就没有物理空间约束情况出现。

需要厘清的是,方志馆收集并珍藏的文献包括哪些方面?很多地方在方志馆建设立项时可能会被当地的发改委和财政部门建议在图书馆中增加一定的面积,以解决方志馆存书的问题,而不要另建方志馆了。如果把方志馆仅仅理解为方志图书馆,那发改委和财政部门的意见不是没有道理。目前,国内一些少数建成并投用的方志馆也的确成了存放各类志书的图书馆。方志馆当然应该存放修编成功的各类志书,包括古代、现代和当代的,但方志馆的收藏应该不止于志书,还应该包括至少以下三类文献:1、为编修志书收集的各类重要基础资料,如辖区各个部门单位的大事记、业务年报、白皮书、地方报刊杂志内容索引、人物传记文献等;2、国内外以本区域为研究对象的各类著述文献;3、本区域有影响的机构和社会知名人士自愿捐赠的重要文献资料。这三类文献中,既有文字资料,也有音像资料。如果方志馆真正实现了除志书外的以上三类文献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方志图书馆,而是围绕编志用志目标整合了图书馆、档案馆、史料馆等多种功能,是一个信息管理学意义上的方志情报馆。方志馆的核心功能就应该是作为一个情报馆,是方志领域所有信息汇聚的中心。


二、方志情报馆的功能发挥必须借力现代信息技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崛起,情报资料的挖掘、传播和开发利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具有无限想象空间的阶段。发挥方志馆的情报功能,必须适应和利用好这个信息技术大发展的机遇,把方志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怎样基于信息技术最大发挥方志馆的情报功能?笔者认为首要的任务就是大力推进数字方志馆的建设。我们既需要一个线下的方志馆,也需要一个线上的方志馆。如果说线下的方志馆解决了方志情报资料的物理留存和原始备份,线上的方志馆才能解决情报资料的快速共享和深度开发。这里面有这么几项工作必须有力有序地去开展:一是对所有重要纸媒文献情报进行数字化转码。这项工作主要涉及古代和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文献资料,数量并不庞大,且有功能强大的扫描设备来支撑,可以较为顺利地完成。二是建立统一格式或“资源可调用”的方志文献情报数据库。对于音像资料情报而言,需要利用专门软件技术建立科学有效的索引体系。三是建立云工作模式。以省级方志馆为中心,建立方志情报中心数据库,各类数据处理、挖掘工具也统一放在省级数字方志馆的平台上,为需求者提供在线云服务。

有了数字方志馆的强有力支撑,方志的编订和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有了更广阔的前景。首先,在方志基础资料的收集上,方志情报中心数据库可以与各级各类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史料陈列馆和各级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建立数据共建共享机制,发挥共建共享的杠杆效应,最大规模地丰富情报资料内容。其次,可以实现当下以政府修志为主向政府修志与社会、民间修志相结合的转变。毫无疑问,当下以政府修志为主的模式,可以有效整合各类信息资源,保障国家对修志工作的最基本需要。但政府修志工作也存在“八股腔”“文件腔”突出、内容固定、风格单一等弱点,与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优秀志书文化资源相比,逊色不少。所以必须大力引入社会力量、民间资源参与到修志工作中来,为我们的时代和发展历程留下色彩斑斓的史志。但是因为现代经济社会生活的丰富程度远不是古代可比拟的,编志需要收集的数据资料也是古代不可想象的。在传统媒体传播条件下,民间修志者根本不可能收集到必须的资料。而数字方志馆的存在,就为政府修志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提供了可能。第三,有了信息技术支撑的方志情报中心,社会各界查志用志会更加方便高效。地方志工作存史、资政、育人等重要功能的发挥最终体现在用志上面。如果修好了的志书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就不是成功的修志工作。而方志情报中心,由于配载有高效的数据搜索、关联、挖掘的专门工具,其储存的各类方志情报数据就成了一座“富矿”,可以供各个领域的学者、信息需求者开采并精炼出各类文化、信息产品。所以说,政府完全可以依托方志情报中心,建立一个地情战略研究中心,通过政府专项经费资助的形式,吸引各个方面的专家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地情研究工作。

三、应立足自身特色开发方志馆的扩展功能

方志馆的扩展功能是依托其核心功能延伸出来的附加功能。拓展方志馆的附加功能,既是充分利用资源的需要,也是扩大方志馆影响力的需要。方志馆的拓展功能建设,必须以核心功能建设为前提;不专注核心功能而建设拓展功能,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有了核心功能并不代表就可以随意进行扩展功能的开发,必须紧扣各地、各馆的特色,紧扣政府和相关业界的需要,进行功能拓展工作。从国内一些方志馆建设的基本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当下方志馆的建设,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拓展功能建设:

一是“方志中心”。所谓方志中心,就是集方志馆、方志机构办公、方志工作会议、方志信息技术服务中心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功能体。(需要说明的是,方志信息技术服务中心的功能是专为编志机构和用志方提供技术服务的,比较适合省一级的方志馆建设,无须遍地开花、重复建设。)“方志中心”的建设,适用于面积较大、设施齐全的方志馆,不仅需要政府资源投入,还需要市场化力量跟进合作。二是专门史研究中心。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历史,对这种地域色彩浓厚的专门史研究,必须借助方志资源。方志馆具备了研究专门史得天独厚的条件,可能情况下可以采取与高校合作的形式,建立专门史研究中心。如江苏省方志馆可以创立太平天国史、民国史、乡镇企业史等专门史研究中心。三是公务员扩展培训中心。公务员培训一般以党校(行政学院)为主,培训内容往往是一些共性的理论、知识。而相对于一些行业性较强的培训,往往是通过高校培训来补充的。但高校培训的弱点是理论性较强、经验性、操作性不够。这样的情况下,让一个公务员了解一下这项工作、这个领域过去都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就很有必要。而我们目前地方志主要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各个专门领域来编纂,因而利用地方志对公务员进行工作扩展培训,是十分合适的,是地方志发挥“资政”功能的最好的路径。把方志馆建设成为公务员扩展培训中心,是完全必要而可能的。四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个方面的功能建设,需要与一定的展览展示功能结合起来。

 修志是雅事、盛事、功德之事,而方志馆的建设是新事、大事、影响深远之事。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地方志事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内涵和新要求。此时,对方志馆的功能定位等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和认识,希望能推动方志事业持续向前,成为当代中国一道绚丽的文化彩虹。


 作者简介:宫冠丽,女,2002年毕业于扬州大学历史系,同年进入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工作,2010-2020任江苏省方志馆业务部主任,省志处副处长(主持工作),现任机关党委(人事处)副处长(负责省方志馆工作)

标签:方志;核心功能;情报
责编:管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