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瓶
每一天都是一样的,24个小时,不多不少,对万事万物也都是平等对待的;每一天又都是新的,这一刻已经成为那一刻,今天充满未知,昨天已经定格。有些日子我们赋以意义,有些日子本身就有意义。譬如,2020年4月26日,其实是一个很平常的日子,不是重大节日或纪念日,也没有召开重要的国际会议,举办盛大的国际赛事,但于今春而言,于国人而言,却是极其重要的一天,意义重大!为何?
4月26日,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多么不容易!这简单的几个字,背后蕴含的信息却很丰富,令人感慨万千,让人心酸落泪,又使人心安宽慰!从史上首次、果敢担当的“武汉,封城”,到夜以继日、响彻南北的“武汉,加油”,从五味杂陈、相看泪眼的“武汉,解封”,到曙光可见、铭记于心的“武汉,清零”,没有什么语言,比这最后的几个字更真切、有力、珍贵!
犹记得,对新冠病毒的战斗方式多种多样,英雄的武汉城,全城封闭,为疫情防控做出了巨大牺牲,令人敬佩;医护、疾控人员战斗在第一线,令人景仰;绝大多数中华儿女以宅家自我隔离的方式,为全民抗疫贡献一己之力,令人欣慰。复工复产前,宅家的日子,时间一长,也不好打发,尤其是春天,憋不住总想着外面的世界。有人说,今年的春天,创造了许多第一,譬如结婚、离婚者都最少,男人在家时间最长,女人素颜时间最长,学生寒假时间最长,高速免费通行时间最长……网上还流传着许多宅家秘笈或宝典,运动健身的,厨艺美食的,娱乐搞笑的……
其实,回想一下,家人们两个多月的密切相处,有了尽守孝悌的机会,有了相夫教子的机会,有了妇唱夫随的机会,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没了应酬,少了杂音,心底纯净了,空旷了,更是难得的洗涤灵魂、反思自我的机会,多好呀!你,回归家庭了,一旦你的视角发生了变化,你会发现原来追逐的一切,面临的抉择,棘手的问题,似乎有了意想不到的变化,而解决问题的钥匙一直在你手中。
4月26日,《查医生援鄂日记》正式出版。上海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员、上海仁济医院呼吸科医生查琼芳用了67个日夜,写下了67篇抗疫日记。这是处于武汉抗疫一线的医生的经历记录,没有网络喧嚣和流量炒作,其中更有一篇只有七行字的日记,真实而纯净。
原来2月18日那天,查医生的心情很糟糕,是其到武汉后感觉最累的一天,不想动,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该书编辑认为,工作中难免会遇到阻力,这篇日记虽然简短,但很真实,也更能体现出坚持写下这67篇日记的不易。是的,毕竟查医生有繁忙的工作要做,而且处于充满风险的抗疫一线,闲余所记,心情好多记一点,心情糟糕时,少记甚至不记,都能理解。哪像有人能够整日安静地坐在书桌前,手机翻翻,电话打打,朋友圈看看,然后就可以一篇又一篇地长篇大论呢。
选择4月26日出版,与这一天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无论是一种巧合,还是有心为之,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想,用这种日记覆盖那种日记,是一着妙招!毕竟这是一线医生的第一手资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历。
还有一个巧合,4月26日,也是世界知识产权日。我们理当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
4月26日,看到一则报道,专挑援鄂医疗队下手的盗窃团伙终于在山西运城落网,不免唏嘘,这个世界,怎么总是天使与魔鬼同在!
4月26日,我开始绿色出行,乘地铁上下班。地铁早已正常运营,乘客也如往常一样多,但明显不同的是,少了往昔的拥挤或推搡,大家有序进出;也不闻以往的喧闹或吵闹,更没有遇到一言不合就破口甚或动手的情景。如果疫情不可避免,就让我们学会反思与宽容,更加懂得自尊及尊重他人,也算题外一得。
4月26日,天气晴朗,路边杜鹃妖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