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从南京市建委获悉,南京积极推进国家公建能效提升示范项目改造,目前已有39个项目通过验收,每年可节约4600万度电能,相当于2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据了解,南京自2017年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以来,南京市建委通过牵头制定实施方案、落实改造资金、发布技术导则等方式,着力推广公共建筑能效提升改造。共下达三批73个建设项目,总面积366.66万㎡。截至目前,已完成验收的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项目39个,一年节电约4600万度。
南京鼓楼医院、紫峰大厦等一批示范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目前南京正在修订建筑节能示范项目管理办法,为公建能效改造提供完善的政策支撑,全力打造更高效的“绿色都市”。
节能改造案例之一
伯乐中学:老校区,新体验
伯乐中学于2007年迁入和燕路438号校区,十几年来,设施老化破损、节能效果差等问题逐渐显现。去年,学校开始实施能效提升,对空调、照明、卫生器具等重点部位进行节能化改造,总面积达1.29万平米。
卫生间采用智能红外感应小便器、不锈钢小便池、起泡器水龙头等新型节水器具,有效解决了以前清理难、异味大等问题,同时也大大节约了水资源。
将原有的老式荧光灯全部更换为亮度更高的LED节能灯,教室还安装了专用护眼灯,不仅能满足室内照明要求,也为学生们的视力健康提供了保障。
教学楼外墙增加了保温层,更换降噪效果更好的高性能外窗和隔热金属窗框,全力营造舒适安静的校园环境。
学校改造完成后,每年可以节电约6.9万度,节水5000多立方,综合节能率达21.98%,为全市中小学节能改造提供了良好的范本。
节能改造案例之二
新城大厦:“大块头”的节能“大智慧”
新城大厦作为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重要服务窗口所在地,整体改造面积达26.6万平方米,相当于37个标准足球场。如此大体量的公共建筑如何做好能效提升?来看“大块头”的节能“大智慧”。
智慧建筑综合能源管理平台是项目的最大亮点,它集成了大厦的分项计量数据查看、空调运行情况监测等功能,并通过新更换的远传温控器,对空调系统进行温度上下限设置、统一启停等多项远程控制。
通过增设的天然气远传表具,实现天然气用量远程抄表,实时精准掌握大楼的天然气使用情况,为节能降耗提供科学参考。
作为大厦的信息中枢,数据机房每天都处于高频运转中,发热量可想而知。改造中新增了高效冷凝喷雾降温装置,并通过加装导流风扇优化空气流通,进一步提升机房温度可控性,保证数据安全。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