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管理委员会自贸区综合协调局局长张乐介绍,自贸试验区获批以后,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带来的优势,正在改革试验中逐渐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率先启用全国自贸试验区首个原创知识产权认证平台,建成全国首个数字资产登记结算平台,获批全省区域股权市场首批数字化试点。此外,全省首创零售药店“一业一证”审批模式,审批时限缩减97%。
摄影:邵丹
目前,全国排名前20的基因检测公司1/3在片区落户,生物医药集中监管与公共服务平台这项制度创新起到重要作用。在南京江北新区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记者透过玻璃窗看到基因测序仪的蓝色光带移动,有条不紊的运行中。“一台二代测序仪设备的价格在六七百万人民币,对于初创企业来说资金压力大,生物医药集中监管与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不仅可以降低企业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资、降低创新成本,而且可以助推企业更快的将产品推向产业化。”公司总经理朱旨昂介绍,服务的企业数量直线上升,一年增加200多家。
摄影:邵丹
产业发展同样离不开监管模式的不断创新。“打造特殊物品快速进出口‘一站式’模式,监管环节设立了海关内外专家库,参与前期风险评估环节、后期风险核查环节,实现全流程监管的同时极大减少通关时间,由最长20天通关压缩到了1-3天。”金陵海关驻江北办事处副主任康政向记者介绍,SPF实验鼠对生物医药研究实验至关重要,上半年南京片区进口SPF实验鼠约600多只,推出“SPF实验鼠海关监管便利化套餐模式”后,在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审批环节上,由最长的20个工作日压缩至7个工作日。
摄影:邵丹
在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打造的全球技术经纪与投资云平台“科甄—中研在线”上,点击某一个技术,投资者可在短时间了解到世界范围内哪些科学家、哪些院校做这一研究、在全球范围内所处的位置如何。“创新要素的集聚非常强调生态性,南京高校众多、人才资源丰富,南京片区在技术贸易具备优势。”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王苏标看来,科学家一刹那的灵光乍现很难管理,但科研成为项目时需要有效管理,这一平台重点在实现资金、人才、科研合作及技术转移转化的落地的精准匹配,从而实现创新要素在南京片区不断集聚。
摄影:邵丹
创新要素不断集聚的同时,南京片区创新产业“生态圈”初具规模。其中,依托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南京创新中心,建成全球IPv6测试认证中心南京实验室和超级算力中心一期,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在我们打开淘宝、高德地图等应用的界面时,总会看到IPv6这样的标识,可以说IPv6已经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主任刘东说,南京实验室和超级算力中心的建成,将支撑新兴业态快速发展,拉动产业链集聚、融合创新及集成应用。
未来,南京片区将突出自主创新特色,提升对外开放水平,通过创新引领和产业集聚双向发力,真正担负起“试在江北、用在南京、服务江苏、贡献全国”的使命。
交汇点记者丁茜茜/文 邵丹/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