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南京红山动物园2800头动物被公众“牵挂”,网红园长焦虑不减,称动物园"苟延残喘"
2020-08-12 09:47:00  
1
听新闻

“有人说疫情之后会有报复性出游,可我等了三个多月,还没有多少人来报复我。未来动物园将如何生存下去,让我很焦虑。”最近,在线“求报复”的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园长沈志军在朋友圈刷屏,从他的演讲中,网友们感受到了动物园对动物的爱意与尊重,纷纷表示要“组团去报复。”8月11日,记者来到红山探访发现,在沈志军的呼吁下,动物园客流量有所回升,然而这位网红园长的焦虑并没有因此减少。

客流回升,“让报复性旅游来得更猛烈一些”

8月11日,酷热的南京,红山动物园来了一批批的游客,来自徐州的李先生带着9岁的孩子,汗流浃背,“昨天看了网上沈园长的演讲,很感动。正好孩子放暑假了,今天就从徐州赶到南京红山动物园”。

“疫情期间,鲜活鱼虾运送受到物流影响,丹顶鹤、鹈鹕几天不愿意吃冰冻鱼虾,经向社会求助,问题得到了解决。现在已经正常了。沈园长呼吁社会来动物园关心动物,现在双休日每天游客有六七千人”,文明旅游督导员王宇兴冲冲说道。不到11点,记者看到公园大门口的屏幕上,动态统计的入园游客是2466人。

在园门口的大象超市,店主人孙女士正忙着卖旅游用品,“孙园长可辛苦了,从来没有休息,这几天生意比前段时间好多了” 。

“昨天进了4000游客,票房七万多。上个双休日我们Zoo商城上的下单量也达到400单”。对于最近在网上的意外走红以及动物园客流量的明显回升,沈志军显得颇为兴奋,直言快让“报复性”来得更猛烈一些。“没想到能走红,这次的关注也是一个让大家更好地认识动物园的契机,让大家了解现代动物园的理念和核心价值,知道红山动物园,知道物种保护和动物福利这个理念,一起来关注动物保护以及环境保护。”

闭园51天损失2100万,开通网络直播寻转机

南京人对于红山森林动物园,总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这个前身曾是玄武湖菱州动物园的园区,承载了南京孩子们的快乐。然而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热闹的动物园蒙上了一层阴影。

沈志军告诉记者,在疫情闭园的51天里,没有收入,自产自销的动物园艰难度日,直接经济损失1300多万,1到6月份损失2100多万。园里的每个人都过上了勒紧裤腰带的日子,利用一切机会想各种办法,去推广和维持动物园的发展。

“2月5日,我们上线了直播栏目——云游红山动物园,共播出了3季80集,获得了1400万的观看量,说明有1400万公众在牵挂我们的小动物。”沈志军表示,开办直播栏目的一方面是让外界知道动物园在做什么,另一方面是为了疫情结束后能实现游客快速回流。

闭园期间,动物园所做的努力不仅是创办了直播栏目,还发起了动物爱心认养活动,来自全国以及海外的一些爱心人士用认养的形式来帮助和支持着红山动物园。

动物园还把具有自己特色的产品做成了Zoo商城,把周边T恤、黑猩猩的画以及有机便便肥,放在这个商城里来卖。

红山动物园用自己的努力一点点的打破困境,寻求转机。然而,这些不过是杯水车薪,沈园长还是说出了:“有人说疫情过后会有一波报复性出游,可是我等了三个多月,还没有多少人来报复我。未来动物园将如何生存下去,让我很焦虑。”

希望成为南京旅游地标,但资金入不敷出

红山森林动物园,是全国省会城市的动物园中唯一的自收自支型事业单位,也是全国第一家停止动物表演的动物园。显然,动物园目前的各种努力和尝试,掩盖不了他们在资金方面的捉襟见肘。

沈志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动物园一年租赁收入1100万,全年票房6000多万。现在员工收入减少,超时费加班费绩效工资减了将近100万。2800头动物每天医、食、住、行、场馆、分笼设施,每年接近2000万,冬天燃油、夏天空调,每天开门不开门都是5万。用他自己的话说,正常年份基本能够维持平衡,而目前动物园已出现财政赤字,苟延残喘。

“之前我们属于南京市绿化园林局主管,现在又被划转到南京旅游集团主管,境况有点尴尬,”沈志军举例说,“比如我们在申请江苏省纾困资金时就两头受气,事业单位的纾困资金不给你,说你是企业,申请养老金减免时,又说我们是事业单位你不能享受。之前市里面有一批纾困资金,兄弟公园都享受到了,我们去申请时就说我们归企业管,一分钱没拿到,这多尴尬。”

尽管无奈,但沈志军仍反复表示:“我们不想哗众取宠,也不是一个急功近利的单位,我们会坚持这个领域的职业道德,将物种保护、公众教育作为动物园的特色和核心目标,丰富游客体验,做口碑式营销。还要打造成为南京新地标,打造南京生态文明的窗口。”

视频制作 丁宁

交汇点记者 丁蔚文 赵冉

 

标签:动物园;红山;报复
责编:李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