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四源并治”、PM2.5改善全省第一!
2020-07-30 09:21:00  作者:许海燕 通讯员 李媛  
1
听新闻

环境与每个人切实相关,水资源、空气质量更是直接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存质量。在这些方面,镇江市生态环境局做出了大量的工作。

今年以来,丹阳生态环境局实施“四源并治”有效管理措施,改善水环境,全力以赴建设绿色家园。所谓“四源并治”,就是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船舶源共同治理。

在治理工业源上,丹阳生态环境局按照《太湖地区排放限值》要求,完成六大重点行业提标改造,其中4家直排企业均已全部达标排放;其中,丹阳龙江钢铁在专家组的建议下,总投资3.29亿元深入整改,整体排放远低于国家标准。

在治理生活源上,扩大污水管网覆盖范围,推进污水接管,计划新建15公里以上污水管网建设,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目前已扩建完成司徒污水处理厂1万吨/日,石城扩建2万吨/日、沃特扩建2万吨/日工程正在实施。

在治理农业源上,推进生态种养,巩固畜禽养殖整治成果。截至目前,丹阳186家省规模养殖场通过检查认定的183家,治理率为98.39%,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为9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0%。在治理船舶源上,推进港船同治,实行“一港一策”抓整治,有效改善了港口环境质量。全市35家港口码头环境整治已完成,后续将抓好长效管理;船舶垃圾实行上岸处理,全部与有资质的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签定了污染物接收协议。

除了水资源治理以外,蓝天保卫战也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镇江生态环境部门坚持以PM2.5和臭氧为主控因子,高排放工业、燃煤、柴油车、建筑工地为重点领域,坚持点面结合,科学精准施策,狠抓治污攻坚,强化正向引导。生态环境部门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综合考核中排名全省第四,PM2.5数据改善幅度全省第一。

镇江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刘浩介绍“全市火电、钢铁、水泥、碳素等颗粒物污染排放重点行业企业,均实现了超低或者特别排放限值改造。制订实施了一源一测、一企一测的整治方案,有效遏制了臭氧污染的上升趋势,积极推进镇江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地方立法,从法律层面上防控扬尘污染。”

在打好碧水保卫战方面,2019年,镇江全市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分别达到87.5%和94.7%,分别超出年度考核目标12.5和29.7个百分点;20个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全面消除劣Ⅴ类水功能区,排名全省并列第一。

与此同时, 2019年,镇江危险废物处置能力达39.363万吨,危险废物贮存量下降到0.49万吨,较2018年年底削减77.9%,重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和经营单位规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分别达92%和96%。

6家企业环保贷授信贷款1.35亿元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单独建设和运营维护污染处理设施,建设成本高,技术性强,难以做到稳定达标排放;而通过集约共建,可以让更多企业共享、共用、共治,分摊成本,减轻压力,这就是按照“集约建设 共享治污”理念,建设多个市场主体共享环保公共基础设施的“绿岛”项目。与曾经单方面堵截不同,这种疏堵结合的创新模式成为了新时期破解治污难题的钥匙。

本次集体授信是由镇江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由江苏银行镇江分行与我市具备授信条件的企业进行签约,以此推广“绿岛”项目建设。

镇江市生态环境局综合处处长邵炜介绍“绿岛也是我们今年着力推动的重要工作,无论是省厅还是市委市政府的相关要求也好, 还是我们推进生态文明综合试点改革工作也好,都是一项重点任务,需要今年能够达产,生效。”

目前,镇江已有12个绿岛项目成为我省首批绿岛试点,包括9个工业绿岛、1个农业绿岛、2个服务业绿岛。其中江苏和合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贮存项目等5个项目已开工,江苏普金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年处置10万吨皂角液综合利用项目等5个项目已建成。而为了加大试点推进力度,市生态环境搭建了政府、企业、金融机构沟通平台,与江苏银行签署了支持企业推动绿岛项目建设战略性框架协议,目前已有6家企业与江苏银行拟授信环保贷贷款1.35亿元。

江苏银行镇江分行公司部投行部总经理罗伟说:“我们江苏银行把环保贷额度由2000万提高到5000万,目前初步签约的6家企业,根据他们项目投资总额,我们来确定他需要融资的额度,有300万、500万到4000万、6000万不等。”

参加环保贷授信签约的某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企业主要从事环保电镀项目,服务45家中小微企业,是按照“集约建设、共享治污”理念,建设的“绿岛”项目之一,金融支持对他们提供了很大助力。

镇江市生态环境局正会同市财政局研究制定首批绿岛示范企业环保贷贴息政策,预计贷款成本低至3%—4%,将更有利于绿岛试点项目的推进。有各方面基础工作的一步步夯实,更有环保贷等创新模式的逐步落实,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镇江的环保工作将取得更大的成绩,这很重要,因为全民都将是受益者。

交汇点记者 许海燕 通讯员 李媛

标签:生态环境;镇江市;镇江
责编:殷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