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2020年以来,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司法所创新“有事好商量,服务到一线”工作机制,双向发力“产城人文”融合,着力协商解决民生突出问题、基层治理突显难点、日常工作突发事件,探索出一条“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法治保障、各方参与、服务一线”铁心特色的基层协商民主社会治理实践之路。
建立“有事好协商,服务到一线”工作机制。有效搭建“援法议事”平台,建立完善“有事好商量,服务到一线”微调研、微指导、微协商、微服务“四微”工作机制和倾心、虚心、诚心、真心、正心、同心“六心”协商议事法。建立社区副书记、综治主任和政协委员为主体的联系互访机制,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综合治理有效衔接,融合创新政协委员和社区的双向述职方式,面对面地提高委员述职的质效,点对点地增加与一线社区工作的互动,把“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会开到老百姓的家门口,进入街道小区、村组院落、工地现场、网格凉亭、文化长廊,引导居民参与自治管理。先后开展协商议事活动19次,收集问题及意见建议298个。
选准基层社会治理的协商议题。聚焦抗疫防疫、推进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基层治理体系和全要素一体化网格服务、物业改革等专题协商议事,围绕推动软件谷高新软件企业服务、基层社区建设、文明城市创建、广场建设、民生服务、乡村环境提升中的矛盾和问题开展专题协商议事,适时有序地配合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清明祭扫、防汛防台、社区两委换届等开展协商议事式监督。定期对社区遇到的矛盾问题和热点诉求,开展由政协委员、法律顾问、司法所、综治中心、派出所、社区参与的民主议事,纾解群众之困。
深耕“援法议事”民主协商成果。重点围绕秦淮新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春牛首民风民俗、永禁碑、天发神谶碑等开展调研,把政协委员资政优势、区域历史人文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综合治理效能,赋能街道高质量发展。如收存马家店村发掘出的与社会治理内容相关的永禁碑,以此推进正民俗、活非遗、优民风,助力推进南京市文明典范城市创建、遵纪守法和反诈骗宣传工作,并以永禁碑为载体,利用道德讲堂、《铁心文史》等阵地,以法说事,完善社区居民公约,讲好铁心法治故事。
(欧阳兆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