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警方多措并举禁种铲毒显成效
截断毒品生产源头,实现全市“零种植,零产量”目标
2020-05-20 20:22:00  作者:栖公宣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夏季来临,为有效遏制毒品原植物种植,截断毒品生产源头,实现全市“零种植,零产量”目标,近日,南京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禁种铲毒”行动,联合属地分局开展专项踏查43次,行动密度同比去年增长65%;发现、铲除毒品原植物4487株,成效显著。

5月8日,南京栖霞分局民警在走访辖区一处荒地时,发现一片特别的“花田”。经民警仔细甄别,确定这不是普通的花,而是罂粟!经现场清点,“花田”共有正在盛开的罂粟934株。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1条、刑法第351条规定,非法种植罂粟,是涉嫌违法犯罪,轻则治安处罚,重则要追究种植者的刑事责任,最高可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民警立即将这一情况上报上级部门,并很快锁定了嫌疑人王某。王某对自己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据王某交代,他是听朋友说罂粟可以治病,于是通过非法渠道获得了罂粟花种,并于去年年底特地找了一处荒地种植,王某眼看“花田”有个好收成,不成想民警“从天而降”。

南京市公安局禁毒支队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为做到“不漏过一户、不放过一株、不留一块死角”的禁种铲毒目标,市禁毒委、市局禁毒支队结合全市不同区域特点,向各区推送“个性化”工作建议。栖霞分局禁毒大队教导员陈友顺告诉记者,按照全市统一部署,今年分局会同街道、农林部门制定了更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按照不同区位、季节对辖区重点部位进行风险评估、集中检查,确保禁种铲毒工作“零死角”、“全覆盖”。据悉,栖霞警方还进一步探索了“警格+网格”融合,民警与网格员捆绑作战,深入社区、住户、企业进行摸排,真正做到“联合一起干,走到下面看”,真正发挥“警格+网格”在线索信息采集方面的共融、共通作用。

在工作创新方面,民警还向记者演示了无人机在“捕捉可疑点”、“常态化巡逻”等方面为禁种铲毒提供的支撑保障,民警表示无人机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警力,让过去“走不到”、“看不清”的地理“死角”成为过去。

通过手机记者还看到,今年民警通过社区微信群、街道微信公众号搭建了禁种铲毒宣传平台,网络成为了“警民互动”、“线索举报”的重要平台。记者了解到,今年全市已开展43次踏查行动,其中有31起线索来源于微信、微博、抖音举报。此外,为有效提高群众对“禁种铲毒”工作的关注度,在市禁毒委组织下,今年全市已举办“禁种铲毒”广场宣传活动60余场次,有效提升了市民“识毒、拒毒、防毒”意识。

栖公宣

标签:民警;网格;铲毒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