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江南古镇 大学教授与草根专家深度对话
10月18日,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张胜男,与30多位江南古镇守望者相聚苏州吴江黎里古镇,开展了一场古镇保护和非遗保护的深度对话。
全体人员合影
此次相聚,张胜男带来了她的最新研究成果《文化与旅游》一书,赠予古镇守望者。她表示,与守望者们再次相聚,一是为了感谢守望者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让她顺利完成了《文化与旅游》这一研究成果,二是继续携手做好非遗保护方面的研究。她说,自与守望者们结缘,不仅学到和了解到江南古镇文化的魅力,守望者们对家乡的那份热爱更令人动容。
张胜男自2009年开始思考探索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相关内容,自2011年以来,调研了20个省(市、自治区)80多个历史文化村镇,在调研过程中,与“江南古镇守望者联盟”结缘。守望者联盟发起人、黎里古镇守望者李海珉老师积极协调,多次组织江南古镇守望者与张胜男对话,并协同她走进江南古镇实地调研,其中仅西塘古镇就调研了8次。
“江南古镇守望者联盟”成立于2018年,是由黎里古镇文化学者李海珉发起、联合江浙沪三地古镇文化保护志愿者组建的民间组织,核心成员包括退休干部、文史专家、非遗传承人等,目前已发展至50余人。其宗旨是“团结一切保护古镇传统文化的有识之士,为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添薪加柴”,通过跨区域协作、文化挖掘与活化利用,守护千年古镇的历史文脉。
《文化与旅游》是张胜男历时十几年的研究成果,她在书中提出“美学规划与环境设计视角下的文化原真性保护”理论,强调通过原住民参与、数字化记录等手段平衡开发与保护。例如,她在对云南沙溪镇的调研中发现,过度商业化导致传统建筑风貌被破坏,进而提出“渐进式更新”策略——保留80%以上原住民居住比例,将20%建筑改造为文化体验空间,该模式被住建部列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典型案例。
张胜男(右)向守望者联盟发起人李海珉赠书
张胜男教授的研究成果不仅为文化与旅游学科提供了理论支持,而且通过政策转化与实践创新,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她提出的“创意旅游”“文化原真性保护”等理念,正在重塑文旅产业的发展逻辑,助力实现从“流量经济”向“价值经济”的转型。其学术影响力与社会贡献,使她成为文旅融合领域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智慧的领军学者。
(袁福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