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天津)江苏展区中的镇江展位
10月19日,以“塑强品牌助振兴 提振消费增活力”为主题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圆满收官。记者从江苏参展团获悉,此次江苏精选243家农业企业,携近600种“苏农优品”参展,三天展会累计实现现场成交额188.78万元,签订意向合同金额达2380万元,凭借“品类全、品质优、品牌响”的特色优势,在全国乃至国际农产品舞台上彰显强劲竞争力。
展会现场:“苏味”燃爆全场
江苏展区参展农产品涵盖粮油、果蔬、畜禽、水产、茶饮等领域,紧扣“传统底蕴+现代创新”双主线,将地域特色与消费需求深度融合,让“苏农优品”成为展会焦点。
传统名品持续圈粉。南京盐水鸭有着“皮白肉嫩、香鲜味美”的经典口感,展台前始终排着长队;阳山水蜜桃虽过当季,其深加工的蜜桃果汁、蜜桃果脯依旧人气高涨;洪泽湖螃蟹作为“水韵江苏”的代表水产,更成为热销爆款。“开展首日2000斤螃蟹就售罄,这已是第四次补货,最终三天现场销售额达32.6万元。”江苏省洪泽湖渔业协会的张玉斌难掩欣喜,他透露,借助展会小程序的线上预约功能,还提前锁定了12家京津冀采购商资源,为后续长期合作打下基础。
新兴营销助力破圈。本届农交会新增的“直播推介区”,成为江苏团展示“苏味”特色的重要窗口。溧阳红茶、宜兴阳羡雪芽等茶饮品牌组团入驻,主播手持茶具现场冲泡,向观众展示“江苏绿茶鲜爽、红茶香甜”的独特风味,“阳羡雪芽”“宜兴红”礼盒半天就卖出120余套。“这次我们溧阳7家茶企抱团参展,就是想一举打响溧阳红茶区域品牌,让全国各地的人都能品尝到这款带着花香、果香、果甜的红茶。”溧阳市天目湖玉枝特种茶果园艺场负责人濮爱玉介绍,去年以来,江苏持续发力提升茶饮品质,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专家驻场培训,从种植、加工到包装全链条优化,让江苏茶饮更符合全国消费者口味。
此外,江苏展区特设“农产品深加工专区”,展示东台陈皮酒、如皋董糖、靖江肉脯等非遗美食,以及马齿苋、葛根片、芦竹青储饲料等特色农产品加工品,既展现江苏农业的多元化发展,也让“苏农优品”的产业链优势直观呈现。
签约现场:“苏企”收获丰硕
10月18日,农交会进入关键日程,江苏参展企业集中发力,迎来签约与销售高峰,多家企业凭借“特色化、差异化”产品脱颖而出,交出亮眼成绩单。
南京星桥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表现尤为突出。该公司依托江苏“生态农业+生物科技”融合优势,带来的马齿苋、葛根片等药食同源产品,以及芦竹青储饲料等绿色农业物资,深受采购商青睐。展会现场,公司展品直接实现销售额0.96万元;与北京协和生物成功达成合作意向,意向成交额高达120万元;还与内蒙古阿尔山市农业开发公司现场签约,签约金额15.8万元,实现了“现场销售+意向合作+签约落地”的三重突破。
首次亮相农交会的南京盛世花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同样凭借江苏“花卉苗木产业集群”的优势收获满满。公司带来的大花菖蒲,是江苏自主培育的水生花卉品种,兼具观赏价值与生态价值,成功吸引北京花境园艺有限公司签约,签约金额65万元,现场展品销售额也达0.62万元。
“这次农交会真是帮我们打通了南北市场!”南京星桥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难掩喜悦,“江苏农业的品质口碑是我们的底气,不仅现场卖出了产品,还把品牌推广到了北京、内蒙古等地,让更多外地客户了解到‘苏农优品’的优势。后续我们会跟意向和签约客户深入对接,细化合作细节。”
南京盛世花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汤科伟也表示,首次参展成果超出预期,未来会继续借助农交会平台,依托江苏花卉产业的全链条优势,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
2025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天津)江苏展区中的苏州展位
品牌筑基:江苏搭区域合作桥
事实上,江苏团在本届农交会上的亮眼表现并非偶然,而是近年来江苏深耕农业品牌建设、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结果。与此同时,借助农交会这一平台,江苏也在积极拓展区域农业合作,为各地农业协同发展探索新路径。
江苏自古自然条件优越、农耕文明悠久,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近年来,江苏锚定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目标,践行新发展理念,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牌建设,坚持品牌引领理念,走出了一条“品牌培育与机制创新结合、品牌营销与文化赋能并重”的特色路径。通过以产业夯实品牌根基、以质量筑牢品牌口碑、以文化提升品牌内涵,成功将资源禀赋优、文化底蕴深的地方土特产,培育成带动一方致富的大产业,让“苏农优品”品牌深入人心,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此次组织243家企业、近600种农产品赴天津参加农交会,正是江苏对现代农业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推动优质农产品拓展全国市场的重要契机。通过农交会平台,更多外地客商与消费者得以认识、了解“苏农优品”,进一步拓宽了江苏农产品销售渠道,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新动能。
(江南时报记者 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