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逢中秋,家国共团圆。10月初,大批游客涌入苏州吴江黎里古镇,沿着条石铺就的古朴长街漫步,感受江南水乡独有韵味。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位于古镇的柳亚子纪念馆精心策划推出以“月满华诞”为主题的系列特色文化活动,同时持续推进“南社社员与抗日战争图文展”巡展进学校、进社区、进场馆。系列活动以红色历史教育为核心,以未成年人社会实践为路径,以非遗体验为载体,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奉献了一场兼具深厚文化韵味与浓郁家国情怀的假日文化盛宴,让这座古老建筑在节日里焕发出新活力。
“南社社员与抗日战争图文展”巡展是柳亚子纪念馆双节期间的重要文化亮点。展览通过历史图片、文字史料,展现了柳亚子、何香凝等32位南社社员在抗日战争时期高昂的斗志和抵抗日寇不屈不挠、不懈斗争的革命精神。展厅内,观众们或仔细端详展柜中陈列的文物,或凝神阅读展板上的文字资料,或通过多媒体设备动态影像直观感受那段峥嵘岁月。柳亚子先生卓越的文学才华与炽热的爱国情怀,深深感染着每一位到访者。在展品《东都谒庙图》前,来自上海的游客马旭亮正给女儿讲解这幅长卷背后的故事。“希望能让孩子读懂先辈们为国家独立、民族复兴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在他们心中埋下一粒种子。”马旭亮说。
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扮靓了假日的黎里古镇。一场为未成年人“量身定制”的灯笼手作社教研学活动在柳亚子纪念馆赐福堂展开。长桌之上,摆放着社教老师精心准备的灯笼制作材料,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印着“柿柿如意”图案的透光纸——红彤彤的柿子缀在枝头,既透着丰收的喜悦,又寓意着事事顺心。在老师的耐心示范与指导下,孩子们围坐桌前,小心翼翼地拼接着木质灯架。不一会儿,一个个承载着秋日美好祝愿与中秋文化底蕴的灯笼便陆续成型。制作间隙,老师还细致讲解了中秋的文化内涵与赏灯的习俗渊源,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在赐福堂的黛瓦雕梁下,两位青年艺术家现场演绎《茉莉花》《梅竹》《赏中秋》《秦淮景》等苏州评弹经典曲目,用吴侬软语将江南风情娓娓道来。在一字一句、一弦一音中,观众们仿佛穿越时光,真切感受到江南建筑的匠心之美与传统评弹的艺术魅力。“小时候,我常在家门口听评弹。刚才熟悉的曲调一响,我就像回到了儿时。”市民罗女士表示。
“此次双节系列活动将红色历史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相结合,既通过柳亚子生平与南社精神传递爱国主义情怀,也让观众感受传统手作与江南文化的魅力。未来,柳亚子纪念馆还将持续推出兼具教育性与体验性的文化活动,让历史建筑与文化遗产‘活’起来,成为连接过去与当下的重要纽带。”柳亚子纪念馆馆长邹宏伟表示。
(江南时报记者 姬传涛 通讯员 金晴)